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這一切,不錯。

不是嗎?

道爺變了,京衛變了,眼前的一切都變了。

“年,過了。該收心了。”

操練結束,蔣慶之上前訓話。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訓乃是重中之重。”

“有人說,俺答敗了,如今正窩在草原上舔舐傷口。樂觀估計最少得有五到十年才能重新站起來。在此之前,大明可高枕無憂。”

這是老話重提,眾人都默然聽著。

“沒錯,五年之內,除非俺答孤注一擲,否則北方將再無大規模敵軍侵襲之虞。”

“可大明只有北方嗎?”蔣慶之指著南方,“大朝會之事都知曉了吧?”

就在大朝會之後,蔣慶之就召集了京衛諸將,把開海禁的事兒一一告知,並讓將領們回去告之全軍將士。

彼時眾將都不解,覺著自己知曉就好了,底層將士何須瞭解這些。

但轉達了大朝會之事後,敏銳的將領便發現,底層將士的眼中多了光彩。

原先只知曉依令行事的將士們,彷彿找到了魂魄。

“陛下開海禁之心堅若磐石。一旦開了海禁,倭寇,海外異族……財富來自於大海,危險也來自於大海。到了那時,誰來保護大明的利益?”

“是我們!”

蔣慶之用了我們這個詞。

他很欣慰的看著那些將士眼中的神彩,“我們將拿起刀槍,乘坐戰船出海。我們將在海上,將在異域與異族殊死搏殺。枕戈待旦,等著陛下召喚。未來的榮耀,就在海上。”

“萬勝!”

朱時泰振臂高呼!

“萬勝!”

“萬勝!”

“萬勝!”

歡呼聲中,蔣慶之回身,說:“以往的大明,只知曉被動挨打,敵人來了便禦敵,敵人從容走了,便高呼大捷。

從此後,這一切將會發生翻天覆地之變化。大明將會主動走出去,把戰火燃燒到敵人的疆域。”

他指著南方,“陛下雄心勃勃,一心想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軍隊,當聽從陛下之令。”

這是基礎!

“陛下萬歲!”

諸將率先高呼。

“陛下萬歲!”

宮中。

芮景賢稟告:“長威伯說,軍中只能有一個聲音,那便是陛下的聲音!”

“朕,知道了。”

春光中,嘉靖帝站在神像之前,輕聲道:“一個聲音,一個目標。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