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君王不早朝……萬曆帝學了祖父嘉靖帝,朕不玩了。

波爾見老闆望天發呆,便問張居正,“伯爺這是……”

張居正先前在門外聽了一耳朵,搖頭道:“伯爺在理。”

“理什麼?”

“一團亂麻、”

王以旂也在理亂麻,一番問話後,得知當年的火災燒的不止這些,還有各種兵器折損的記錄。

“膽大包天!”王以旂面色鐵青。

“那是先帝時,尚書,長威伯那話……”吳華也來了,他一直看楊賢不順眼,說:“這事兒是該追究,不過當年事兒難追,那些人墳頭草都三尺高了。要不,清理一番兵部?好歹把漂沒這股風氣壓下去。”

“本官也想如此,可時機不到。”王以旂眯著眼。“此刻最要緊的是清理田畝之事,大事當前,不可節外生枝。”

蔣慶之拔腿就走就是知曉這個道理,但怒火難消,便讓兵部上下吃個苦頭。

吳華點頭,看了在沉思的楊賢一眼,“敲打一番也好。”

“此事你去辦。”王以旂說:“另外……罷了,長威伯方才就說整肅,實則便是知曉不可急切。敲打為主。”

“是。”吳華看了楊賢一眼,譏諷道:“楊侍郎在想什麼?可是在想何時再來一把火?”

吳華心胸狹隘,唯一能領他低頭服氣的唯有蔣慶之。

楊賢冷笑,“你吳華難道就兩袖清風?”

千里為官只為財……這是後來的話。但也由此能看出這個時代的官場風氣。

下面的各種孝敬從未中斷過,名目繁多,什麼冰敬炭敬,實則便是換個名目的行賄受賄。帝王知道不?

知道。

但水至清無魚,帝王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

“潛規則橫行,孃的,不打破這些規則,用不了多久,一切都會捲土重來。”

蔣慶之到了西苑,看著那些官吏往來,每個人都彷彿戴著一個叫做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具。

面具下是什麼?

這個大明要想重生,就得徹底來一次清洗、

這個清洗不只是明面上的,還有思想領域的清洗。

什麼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什麼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類思潮一律壓制。

但有用嗎?

蔣慶之想到了以後。

古今中外的上位者面對貪腐和官場各種潛規則都曾下過狠手,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但用不了多久,貪腐和潛規則依舊死灰復燃。

有人總結了四個字:人亡政息。

蔣慶之覺得這一切都是人心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