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軒轅(第1/4頁)
章節報錯
嚴世蕃微笑依舊,但眼角卻微微一挑,那種輕蔑之意淡淡而發。
有人說直廬的宰輔就兩人,首輔嚴嵩,次輔嚴世蕃。
至於徐階,那只是個吉祥物罷了。
越到後面,嚴世蕃的作用就越大。也就是說,此刻的大明有兩個首輔,便是嚴世蕃父子。
久居高位,指點江山……時日久了,難免就會把天下人視為凡人,而自己自然就是神靈。
仇鸞在蔣慶之的打壓之下,許久未曾出頭,早已淪為過氣的武勳。
這等過氣的武勳在大明不說有一千,但上百也是有的。在嚴世蕃眼中,這就是一群喪家之犬!
喪家之犬在某些時候也用自己的作用,比如說當下。
嚴嵩令人傳話,讓嚴世蕃無需考慮嘉靖帝對蔣慶之是否猜疑,幫蔣慶之一把。
在嚴世蕃看來,這是老爹示好之意……你蔣慶之幫襯老夫立功,老夫自然要投桃報李。
嚴世蕃覺得老爹真的是老了,行事老套,瞻前顧後。在他看來,蔣慶之遲早有一日會成為嚴黨大敵。
既然遲早是大敵,那麼就要先下手為強。
他欣賞蔣慶之,欣賞是一回事,動手是一回事。
蔣慶之如今聲望如日中天,嚴世蕃知曉當下不可為,不過未雨綢繆,總得要準備一番,徐徐削弱蔣慶之的影響力。
正如仇鸞所說的那樣,蔣慶之以武功出的頭,要想削弱他的影響力,就得從武事上著手。
嚴嵩父子都是文人,雖然小閣老平日裡吹噓自家飽讀兵書,若是上了沙場也不會遜色於古今名將。但那是吹噓!
嚴世蕃也曾蠢蠢欲動過,憧憬過。直至嚴嵩隨軍北上後,在家信中一點點的描述了一番自己的初次軍旅。
——難!
——千頭萬緒!
——沙場決斷,非常人所能為,老夫亦不能。
嚴嵩何等的閱歷,他都說自己沒辦法統軍廝殺。
——蔣慶之用兵了得,在為父看來,不遜於古之名將。
從第五封家書開始,嚴嵩就開始自覺不自覺的吹爆了蔣慶之。
嚴世蕃從字裡行間看到了自家老爹的心境。
——領軍廝殺真的不簡單。
——蔣慶之此子用兵之能……宛若神授。
嚴世蕃看著老爹的家書,陷入了沉思中。良久嘆息,有些遺憾的對心腹說:“統軍出戰之事,怕是不可為。”
老爹在家書中的那些話,實則便是對他的告誡。
——為父知曉你忌憚,乃至於嫉妒蔣慶之能縱橫沙場,並以此被陛下信重。但,兒啊!這沙場不是善地,沒這個本事就彆強撐,否則送死不說,還會連累一家老小。
這話裡還有一層含義:別忘了當年的土木堡之戰。那位帝王也是信心滿滿,數十萬大軍聲勢浩蕩,最終差點葬送了大明。
嚴世蕃顏面全無,對蔣慶之的欣賞半數化為妒火。既然自己沒法領軍廝殺,那就尋個替身。
他琢磨了一番,最終還是想到了仇鸞這個廖化。
廖化是嚴世蕃對仇鸞的調侃,這也是他對京師武勳的蔑視之意。
一群棒槌聯手都沒法壓制住蔣慶之,仇鸞更是被蔣慶之壓得死死的。即便如此,論才幹,仇鸞竟然在京師武勳圈中名列前茅。
嚴嵩曾感慨說,承平日久,武勳們都成了軟骨頭。再這般下去,就算是有百萬大軍有何用?將領無能,只會重演土木堡舊事。
仇鸞這陣子名聲不錯……這廝每日在家苦讀兵書,沒事兒也去京衛轉轉,觀摩一番操練。或是帶著家丁去城外演武……
姿態無可挑剔,在有心人眼中,這位侯爺是在插標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