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人說蔣慶之的小課堂頗為了得,仇鸞當初嗤之以鼻,後來聽聞這廝和聽過蔣慶之小課堂的武勳請教,也不以為恥。

“伯爺,俺答為何要兩路?若是集中人馬於一路,把握豈不是更大?”有人舉手問道。

艹!

還學會了舉手……趙文華彷彿回到了少年求學時的歲月。

“這個問題問得好、”蔣慶之笑的溫和,讓人忘記了先前的狠辣,“若只是一路人馬,我軍只需阻截一處。兵分兩路看似分薄了兵力,可俺答令偏師直插京畿的用意何在?”

蔣慶之停頓了一下,給眾人思考的時間,然後繼續說道:“偏師之所以是偏師,便因為無法達成重大目標的緣故。萬餘人馬興許能直抵京師,隨後各處會如何應對?”

秦源說道:“京衛將會傾巢出動。”

杜賀說道:“周邊官兵必然會全力出擊。”

“看。”蔣慶之攤開手,笑道:“不用本伯說,你等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沒錯,萬餘人馬可以直抵京師,可隨後將會面臨圍剿的窘境。”

“俺答令偏師直插京畿的目的有二,其一,亂我軍心。”蔣慶之放緩說話的速度,讓諸將能慢慢思索,“京畿被敵軍長驅直入,大同守軍會惶然,擔心京師震怒。而此時俺答率大軍趕到,大同守軍心慌意亂之下,可是對手?”

諸將點頭。

“其二,偏師在京畿一帶四處劫掠,威脅我軍糧道。軍中無糧,何來戰力?”

蔣慶之把俺答的用意一一剖析出來,嚴嵩微微點頭,覺得自己也收穫不小。

“記住,兩國廝殺,兩軍廝殺,從來都不是比拼哪邊殺的人多,而是……”蔣慶之伸出三根手指,一一彎曲。

“天時,地利,人和……兵法乃是先輩的心血結晶,從不是什麼形而上的東西。踏踏實實的去學,去領悟,自然有收穫。”

“謹受教!”

將領們躬身行禮。

然後發現自己好像搞錯了地兒。

蔣慶之身後站著孫重樓和莫展,孫重樓乾咳一聲,莫展剛想去捂這廝的嘴,孫重樓卻口快,“怎地像是學堂。”

諸將一想還真是,不禁赧然。

隨後大笑。

“哈哈哈哈!”

氣氛轉為熱烈。

蔣慶之趁熱打鐵,“兩路人馬受挫而歸,俺答大軍離大同還遠。”他問嚴嵩,“元輔,是不是讓軍中將士開個葷,今日喝點酒,為此戰賀?”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嚴嵩點頭,“甚好,老夫也當為此戰賀。”

這陣子為了提防俺答大軍,軍中已有半月不知酒味了。

眾將都歡喜不已。

“戒備的人馬安排妥當。”蔣慶之告誡道,“另外顏旭……”

“伯爺!”顏旭出來。

“虎賁左衛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