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第1/2頁)
章節報錯
週四上午是中心組會議,
一般這個會議都由遙昔主持,正在談最近學校一些問題時,教習處的張邦祥匆匆進來。
會議停下來,校長汪題令望著他,“出什麼事了,”
張邦祥見此,看來是叫他當面講的意思,也不避諱了,憂急說,“軍事管理學院參謀骨幹培訓班六個班的學員全部罷課了。”
“什麼?”校長起了身,
聞所未聞!
不說建校史上,就說,就說地方上的高校,能出這樣的事兒?!這是軍校啊,還是天朝軍事最高學府……紀律之師出這樣的事兒?
“人呢!”
“都列隊在西操場。”
汪題令一行人已經出來往西操場去,邊行邊嚴厲問,“這種事,你們事先就一點沒有覺察?”
沒人答。說明多麼多麼……這就是“失職”呀!這要在戰場上,你的兵都“造反”了,你還矇在鼓裡,跟此次情況有什麼區別!
汪題令忽然站住,“遙昔,”
遙昔走上前來,
“這件事,你去了解一下。”
“是。”
汪題令還是有謀量的,這件事突發急且影響大,他作為一把手一開始就露面不合時宜,得把局面控制下來再做應對。別看遙昔年輕,但是自他來,的確是他這些副職裡最得力的一位,汪題令很信任他,著實不少事依仗了他。
但是,真如元首所言,國防大就是個小戰場,這裡頭的水特別深,早在建校初期,各派系就傾軋其中,它本身又是軍事指揮作戰的最高學府,送來的,哪個不是精英。精英也來自各派系,比如央州送來的就是原來桓系的,嶺州過來的就是湯系……
從學員至教職工層,再到他們領導層,處處如此,派系傾軋,早已成為國防大近百年來說不清理還亂的“特色”。
果然,你看看就這樣一個“危機處理”,都有人出來“攪局”。
遙昔才要走,
只聽見一個聲音“發表了意見”,
“汪校長,鍾副校長著實處事得力,但是,他畢竟才來不久,管理學院那邊一直是……”
說話的叫徐行顒,
可說國防大的老人兒,人稱“第一副校長”。
為啥這麼個稱呼?
他本人是上屆元首的陪讀,學問大無可厚非。
夕臣上臺後,對各派系多有平衡,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也並未因他曾經的“屬性”而不得重用,只要你一心為國,夕臣基本上做到了“任人唯賢”。
這位徐老先生就是一例。依舊留在了國防大。
但這位著實也有點“自恃清高”,想著我這資歷,怎麼樣校長也該是我的吧。沒想,元首下派了一個汪題令……其實這也絕非元首“防備”他什麼的,到底這位老先生年紀這裡擺著,思想保守,國防大到底也需要“新鮮空氣”……人吶,有時候越老心胸反倒越狹窄,徐行顒年輕時的“飽學抱負”臨了到老,全變成“心機爭奪”了,估計這也是元首始料未及的……
他一出聲兒,這一二年汪題令身處國防大這個“內鬥窩子”裡多少也有些經驗了,剛想好如何反駁,
哪知,
徐行顒忽然話鋒一轉,又沒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