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

全稱,“新京國防陸軍軍官大學”,建校於24年,是領袖創辦的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軍隊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後發展至全軍種幹部培養,於是去掉了“陸軍”。此校的建立,在歷史長河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名將輩出,戰功顯赫,國防大盛出過多少將帥功勳。

遠有衛系的桂庭汲,

崑崙關大戰,

在主戰場迂迴作戰的桂庭汲用望遠鏡四面勘察,突然發現九塘一片草地上的寇軍軍服不一樣,於是炮轟。這陣炮真收益頗豐——幹掉了一大半的寇軍高階軍官,包括仰正雄!後期寇軍缺指揮到什麼程度?需要用飛機往戰場上空投軍官!

近處,不談別的誰,

就小課的親爹和景吧。

說起來這也是個被私事禍害了的名將,上了戰場,簡直七竅玲瓏。

元首這位親兄長最著名的一場“智取”現如今還寫在“軍史名戰選”上。

北朝援戰,

打到了沾古山,當時的援戰四方面軍統帥林耀武深知沾古山一役對整局形勢而言,意味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而沾古山的地勢,明擺著對在山上憑險據守的敵軍極為有利,誰都知道,在這樣的山勢前,靠仰攻拿下山頭是要付出極大傷亡代價的苦差使。由誰來擔綱主攻?在師部召集旅團長們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林耀武意味深長的目光落在剛剛佩上少將將星不到一個月的和景身上。

和景熟讀古書,說話時常引經據典,他對林耀武說:“三國時蜀將姜維據守劍閣,拒十萬魏兵於險關之外,魏將鄧艾遂以精兵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舉滅蜀,此謂出敵之不意也。我們今天可仿效此戰法,以智取代替強攻。”

接著,他向林耀武扼要說明自己的打法:“為避免重大傷亡,不宜對各山頭直接正面仰攻硬衝。正面應僅取佯攻之態,同時選出精兵編成突擊隊,繞道後山,無人煙處料敵疏於防備,突擊隊攀巖附葛摸到山頂進行背後偷襲,成功後,正面部隊即轉入真正攻勢,前後夾擊,當收事半功倍之效。唯萬家嶺戰場敵軍具有絕對空優和炸射頻率,攻山擬夜間進行。”

和景此言深得林耀武讚賞,委以重任,將大半個師交給了他,果然和景也不負重望,取得大捷!

好了,小課決心定要考取國防大,真開始“長出息”“由士而入帥途”,絕大方面當然是因著曼麗,不想離她太遠。也不排除,他自知身世後,讀家史,不想落於人後的胸懷吧。

從和家長遠歷史來看,他家可絕非“將門”兩字囊括,

但,單從小課與和景的父子關係而言,也有點“將門虎子”的意味了,

到底抹不掉骨血裡遺下來的東西,

小課的“智謀能耐,領導力”在未成熟前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十分精緻的頑皮狠毒,

一旦被“大道理,大知識”武裝了,加之這些年無論從公從私對他性情的磨礪,小課的“統帥”感著實逐漸逐漸被激發出來了哩。

這裡真不得不佩服和夕臣的“遠見”,

他了解小課,看來,對他給予的也不是一星半點的“厚望”……

小課入學前,夕臣是單獨將他召進宮裡來,叔侄倆,正式,且嚴肅地,促膝長談。

夕臣說,

“國防大,就是一個大戰場。裡面全是各色各樣的軍中精英,到時候,出來了也全是各軍種各個節骨眼兒上最主要的那顆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