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哪有百分百把握的,都得講切實的依據,儘管曼麗心裡激動,那還是得按部就班靠DNA結果來說話。肯定不敢張揚,只跟酸梅暗自搗鼓著。

……

萬遺一歲啦。

家裡人已經給她慶過生了。說低調也低調,沒搞得筵席百里,眾所周知的;說隆重,還是非常隆重的,那天,整個鶴蘭星錦掛大紅燈籠,喜慶的“壽”,為近代宮裡出生的第四個孩子(包括她媽媽)慶週歲辰。

你知道即使這樣,依小課那德行,肯定還是不滿足的,他姑娘週歲,怎麼著也得搞得“奢俗奢俗”些。不準“筵席百里”,那就“大鋪大張”搞一桌總可以吧。曼麗攔不住的,只得任他。

這天,小萬遺穿著全紅的斜襟小綢衣褲,戴著姨奶奶親手給她做的紅緞娃娃帽,被媽媽抱進來時,一桌子男人起立,就跟謁見小公主沒啥區別。小課更是紅光滿面喜氣洋洋,兩手抬著護著他最愛的曼麗和萬遺,坐下後,也一直是腿岔開側坐半抱著她們坐著,親愛得意之色完全不掩飾。

都是些小課的鐵死兄弟,同樣,也都是些豪奢豪奢不能再豪奢的燒錢閻王貨。

一個個壕得也不在乎江湖氣重不重了,直接將“一擲千金”的東西往萬遺跟前堆。

這是一件宋汝窯天青釉碗。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曰:

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

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

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

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後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並鈐“古香”、“太樸”二印。

這是一件紫檀七重簷寶塔。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天朝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浮屠是梵語,意思就是塔。七級浮屠就是七重簷寶塔。這件紫檀七重簷寶塔,八面玲瓏,共設四十八位佛龕,原置佛像四十八尊,亦為乾隆盛世宮廷所造。

這是一件玉面神人像。

面方、嘴闊,長有獠牙;寬鼻、菱形眼,表情莊重;頭戴冠帽、大耳戴環。這件玉面神人像據推斷是巫師通天時所佩戴的面具,代表著尊奉的神的形象,為宗教祭器,是神權的象徵。在工藝上它以剔地陽紋為特點,工序複雜,技藝精湛無缺。

好吧,寶貝像“搬家後剩下來的孤品”就堆放在曼麗腳四周,

桌上被抬上來一顆“全金錢樹”,半人高,

苗興卷著襯衣袖子,解說得不曉得幾大勁兒,“這非得萬遺自己搖,搖下來全是她的!”

小課跟他磕,超級不爽!“我家萬遺才多大勁兒,她能搖多少下來,你這是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