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其招數看來,溫子華所用的該是正宗的八卦連環掌,這種掌法是以行步走轉為主的華夏傳統拳術,是華夏傳統武術當中的著名拳種之一,流傳很廣,但用於實戰的沒幾個,因由華夏國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招式雖然華麗,但卻有點華而不實,套路演練看起來帥氣,但實戰卻難免顯得有點花拳繡腿,當然,也有強人能夠將國術用於實戰並且有奇招的效果,但這種人是萬人挑一的。

比如形意拳的納蘭長生,八極拳的公孫羊,這些人都是其中表表者。

張揚在武道之上已有三十多年的歲月,還真是第一次有人能將八卦掌使用的得如此爐火純青,並且殺傷力如此驚人,這個溫子華不簡單啊,難怪褚雲天信心滿滿,原來是有這樣一個殺手鐧,

中了這十二掌,方權整個人被溫子華轟出去老遠,摔倒在地面之上,大好機會,可溫子華並沒有搶攻,不趁人之危,要贏別人也要贏得光彩,這個溫子華絕對有大將之風。

從地上爬起來的方權,血從嘴巴流出,看來剛剛那十二掌打得挺重,已經有了內傷了,但他依舊站起來道:“呵,哪有怎麼容易就被你給搞定。”

溫子華嘆了一口氣擺手道:“說實在的,方權小哥,你真不是我的對手,再打下去,只是自討苦吃而已。”

“說怎麼多幹嘛?難不成你手軟了?”方權不領對方好意,他只會遵從張揚的話,打死對方。

溫子華見對方還不投降,只能逐步接近,而方權立馬抬起護手,溫子華起腳,方權本能向下一拍,卻拍中了空氣,虛晃一招,直拳往上走,正中方權臉頰,溫子華開戰至今,第一次佔據主動,乃是因由他已經摸清對手的底線了,這場比鬥無論怎麼打都能贏。

果然,雙方再度近身搏鬥,方權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方權被狂轟,張揚倒是並沒有感到意外,因由在看到溫子華那一手八卦拳後就明白了,方權與溫子華相比有一定的距離,但他任然沒有叫停,他在盤算什麼?

而褚雲天也在觀察張揚,他心想對方不會真認為方權可以打贏子華吧?對於這個得意弟子,褚雲天明白他有多少斤兩,別說是一個方權了,就算十個也不是他的對手。

褚雲天冷笑一聲,以為挨下去就可以伺機偷襲,反敗為勝?荒謬,若非子華仁慈,處處留情,方權那小子早就已經躺下來了。

而對於溫子華的仁慈,褚雲天則是有另類的想法,若要溫子華變得更強,就要改變他的本性,否則處處留手永遠只會原地踏步,難以晉升頂級高手行列,褚雲天說過他幾次,可對方就是滿不在乎。

因由溫子華的性格就是如此,凡事都喜歡點到即止,不願意魚死網破。

這時,見方權雙膝微屈,是要跪倒下來嗎?確實是因由體力不濟,快要跪下來了,不過他反應也快,順勢抱住了溫子華的右腿往上一拋,想要讓對方重心失去平衡。

可溫子華那會那麼容易讓他得手,他雙手摁住方權的後背,隨即往後拉開一步,看似簡單的破解方權的抱摔,但也需要身手快速的配合,溫子華的格鬥天分確實是不俗。

將對方摁在地上,方權忍住疼痛,弓身而起,再次追擊,看出他鬥志相當強悍,是全面打算豁出去了,他不能讓自己的師父失望。

然而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是沒有任何僥倖的,就算豁出去,有可能也會自招惡果。

溫子華一推一拉,提掌而上正中方權腹部,被打之處如同被大炮轟中,疼得方權苦不堪言,近身纏鬥,方權的體力已經不如對方,長距離對打更加不行,此刻,唯有胡來了。

他衝過去抱住了溫子華,技巧全無,乃是地地道道的爛仔跤了。

真正的高手是無懼爛仔跤的,溫子華輕而易舉的摔倒對方,已經不知道多少次,方權從地上重新爬起來了。

倒下,起來,倒下,起來,如此反覆,直到渾身是血都不肯認輸。

最後一次,他還想站起,但手臂無力,一個沒堅持住整個人便癱軟在地上了。

溫子華沒有給予方權致命的一擊,而是苦口婆心道:“方權小哥,不要死頂了,根本就沒得打,再打下去也只是白白送死。”

方權咬緊牙關道:“我偏偏不信邪!”

真的又站起來了,這表示什麼,表示我溫子華不行?

溫子華看向對方,心想真的要打死對方不成?這小子完全沒有贏面,還要糾纏?

而方權則是另外一種想法,他相信倒下無所謂,只要重新站起來便可以了。

事實上,倔強一直都是方權性格里最重要的一點。

溫子華無奈,只能上前又把對方教訓一頓,這已經不是切磋了,而是單方面的碾壓,方權的防守相當薄弱,溫子華輕而易舉就能攻破,這一輪攻勢最後以一記衝拳完結,最後的衝拳聲音厚實,力道透體而入,方權一口鮮血吐出,整個人再次摔倒在地。

溫子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下終於可以收工了,他有自信這一拳已經瞭解對方。

然而在他轉身的時候,身後又響起了方權的聲音,他說道:“我還可以,哪有那麼快就玩完,溫子華,來吧,我就不信你能真把我給打死!”

溫子華翻了一個白眼,回過頭道:“方權小哥,就這樣算了唄,我拳頭都打疼了。”

“我還可以站起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沒本事撂倒我。”方權用得是激將法,他要對方動真火,如此一來,體力必然傾瀉而出。

只是偏偏溫子華卻一臉的嫌棄臉,壓根就不為所動,從這可也看出,兩人絕對是兩個極端,方權處於力爭上游,處處拼盡全力,而溫子華則是喜歡點到即止,不願意浪費體力。

所以便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溫子華有能力卻無法KO方權,而方權也無法短時間獲取勝利,雙方便形成拉鋸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