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痛斥(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外陛下還不知高迎祥手下大將李自成之事吧?臣今日告訴陛下,這李自成當年就是驛站的驛卒,正是陛下所為讓李自成走投無路,丟了生計無奈造反。如今天下類似李自成者何止一人?再加上陛下多次增收遼餉,更令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天災人禍之下,易子而食,百姓們連活都活不下去了,怎能不叛亂四起?”
“陛下心中或有力挽狂瀾之志,也有挽大廈將傾之願,而陛下這些年的確勤政之極,辛苦異常。但事與願違,政局到如今這番程度,陛下就從不自省過失?”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孔子更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說法。但陛下剛愎自用,性情急躁、猜忌多疑,就算再有賢臣良將,在陛下手中也是無用,這是陛下最大的問題,身為人君,陛下同先帝相差甚遠,更不懂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一味求急,不懂權衡,不知民生,這天下如何不大亂?”
朱慎錐毫不客氣說了這麼一番話,這些話從來沒有人敢對著崇禎皇帝說出來,崇禎皇帝更想不到會有人如此評價自己。
朱慎錐現在就差指著他的鼻子痛罵崇禎皇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是一個根本不懂當皇帝的傻蛋了。一開始崇禎皇帝聽得是氣的不行,甚至差一點要起身和朱慎錐拼命。可隨著朱慎錐一句句話如此下來,崇禎皇帝猶如直接被一桶涼水淋頭,澆得從頭頂心涼到了腳底板。
“朕……朕……。”崇禎皇帝想反駁,卻又不知道從哪裡反駁,又氣又怒又羞又惱,臉上更是青一陣紅一陣。
“臣今日本不應該說這些,但臣見陛下心中不忿,甚至依舊自以為未有過失,臣這才不得不言。臣所言中如有冒犯之處,還請陛下見諒。如今陛下在宮中休養,臣還請陛下放平心情,仔細回想往事,深思其得失才是。臣今日前來,順便給陛下帶了些書,陛下平日可多讀讀這些史書,或許會有些領悟。”
“臣公務繁忙,今日見陛下身體康健,臣也就放心了,王承恩!”
“奴……奴婢在……。”一直在一旁當背景板的王承恩聽到朱慎錐喊他名字,連忙應了一聲。
“你是陛下身邊的老人,對陛下忠心耿耿,當照料好陛下起居,如陛下有差錯,我這可是定然不饒的,你可清楚?”
“奴婢知道……奴婢明白……。”
“好了,來了這麼久,茶也喝了,話也說了,臣也該走了,臣過些時日再來探望陛下。”說著,朱慎錐站起身來,向崇禎皇帝行了禮後轉身離去。
可他走到門口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麼,停下腳步轉身又對崇禎皇帝道:“差一點忘了另一件事,臣告知陛下,半月前皇太極領三十萬大軍進犯我大明,意圖仿效己巳之變繞道蒙古,直入京畿……。”
“什麼!”崇禎皇帝猛然一愣,就連一旁的王承恩也露出了驚愕之色。
瞬間,一個想法在崇禎皇帝的腦海中閃過,崇禎皇帝甚至想到皇太極的大軍和己巳之變一樣兵臨京師,如此的話朱慎錐將如何面對?
別看他現在是監國,但崇禎皇帝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大明之主。朱慎錐拿下京師成為監國時間並不長,而且這麼短的時間內他根本控制不了整個大明,大明如此廣闊,兩京一十三省忠於自己的臣子百姓不知有多少,一旦外敵來犯,他這個監國還能坐得穩麼?
假如情況有變,不等於自己的機會來了?如果能有人突然發動,把朱慎錐拉下馬來,自己豈非就能再次君臨天下?想到這,崇禎皇帝的眼睛都亮了,可再轉念一想,這皇太極可是大明心腹大患,是自己做夢都想解決的外敵,一旦讓外敵入侵,這大明江山可如何辦?不由得又糾結起來。
崇禎皇帝的神色變化全落在朱慎錐的眼中,朱慎錐如何不知道他肚子裡在琢磨什麼?笑盈盈地打量著他,開口又道:“不過此事臣已解決了,陛下不必煩惱。”
“解決了?如何解決的?”崇禎皇帝急急追問。
“臣在長城攔住了皇太極,直接領兵擊退了他的三十萬大軍,皇太極損兵折將,已狼狽退回遼東,不敢再犯邊境,自然就解決了,如何?陛下可否滿意?”
聽到這,崇禎皇帝直接傻眼了,王承恩也是目瞪口呆,他們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皇太極的三十萬大軍啊!就這樣攔住了?而且還吃了敗仗灰溜溜地回去了?這怎麼可能?崇禎皇帝覺得朱慎錐是在胡言亂語,根本是謊話連篇。可問題在於這樣的大事朱慎錐根本不需要來騙他,也沒必要騙他,難道是真的不成?
“哈哈!哈哈哈!”見他們這副表情,朱慎錐仰天大笑,一揮衣袖轉身大步而行,轉眼間就出了偏殿殿門,再也不見人影,只有那笑聲依舊悠悠傳來漸漸遠去,令崇禎皇帝呆立當場,心中更是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