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體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揚州的冬天別有一番意境。寒江雪柳,玉樹瓊枝,比起煙花三月的春景,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時間將要進入正月,廣平王的欽差船隊急著前往上海,並未在揚州久留。只靠岸停了一晚,見了見揚州知府一行,次日便再次起航了。不過船隊在運河上稍稍放慢了速度,也好讓船上諸人能一睹揚州冬景。
曾侍郎與幾位隨行官員索性聚在一條船上,每人抱著一隻手爐,披著厚厚的風帽斗篷,站在甲板上賞雪,吟詩作對。他們身後還有清秀的小廝用紅泥小火爐溫著酒,廣平王又命人從主船上送來了幾樣精細點心。大人們吹著寒風,興致卻很好呢。
趙琇自然是窩在自己的艙房裡了。她在小廳的書案上擺下大大的雪浪紙,一旁各色畫筆顏料齊備,還有高楨昨日在揚州淘來的一隻暖硯,底座處有暗格盛熱水,溫著墨汁使其不凍,正是冬天裡寫字畫畫的好幫手。
可趙琇卻只是盯著那張空白的紙發呆,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
高楨提著一隻小提盒上來的時候,就看到她這個模樣,不由得奇怪:“趙妹妹這是怎麼了?”
侍候在旁的柳綠連忙上前接過了提盒,笑道:“姑娘今兒心情不好,早起飯都沒吃多少。方才在老夫人屋裡,倒是有說有笑的,可一回來,就拉長了臉。練完字後,本來還說要畫一會兒畫,結果卻盯著紙筆發起呆來了。”
高楨有些擔心了:“可是覺得身上有哪裡不好?今日外頭雪不大,風卻有些厲害,別是吹著風了吧?”
趙琇勉強笑著站起身:“我沒事,不就是發了一會兒呆嗎?你們別大驚小怪的。仔細祖母聽見了又要來問。”說罷就讓柳綠上茶。
高楨在羅漢床炕桌旁坐下,盯著趙琇的臉仔細看了一會兒,看得趙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紅著臉轉開頭:“你盯著我看做什麼?”
高楨也不說話,只伸手來握她的手,又用另一隻手的手背貼住她的額頭。趙琇連忙躲開,笑道:“你又發瘋了。有話好好說。別動手動腳的,叫人看了象什麼樣子?”
高楨瞥了她一眼,將手收回來。袖在袖中,滿意地點點頭:“沒有發熱,手上也不冷,看來確實沒有生病。”
趙琇啐了他一口:“你要是隻想知道我有沒有生病。直接問就行了,上手做什麼?”啐完了。她也怪不好意思的,在炕桌另一邊坐下,紅著臉道:“我真的沒事,就是……心情不太好。”
高楨若有所思:“說起來。今兒瑋哥的心情似乎也不佳。換了是平時,曾侍郎他們在後面船上開詩會,他怎麼也會過去湊個趣的。橫豎寫詩作文什麼的也難不倒他。可他不但不去。還冷眼看著曾侍郎他們,對冬生說了幾句嘲諷的話。我父王問他可是有人給他氣受了。他又說沒有。你們兄妹今日都是怎麼了?莫非是因為昨兒來的訊息?”
可不是因為昨日來的訊息嗎?趙瑋趙琇兄妹商量好了,若是米大舅不肯聽他們的勸,非要一意孤行,甚至還要對他們擺長輩架子,那就採取點強硬行動,讓許姑父出面,向山東巡撫告他一狀,好給他個終生難忘的教訓。他們兄妹也是擔心,米大舅不是個聰明人,得志便猖狂,與其讓他繼續做官,仗著建南侯府的勢為禍一方,將來連累了趙瑋,倒不如讓他回家種地算了。
兄妹倆雖然知道大姑媽趙元娘對他們家未必是真心親近,但好歹有先前那番鋪墊,先刷過了好感,想來這點小忙,趙元娘應該是願意幫的。
沒想到最終傳回來的訊息,米大舅雖然受了懲罰,卻是以這種輕飄飄的形式。別看他好象很有可能會因為考評太差而丟官,但也同樣有可能繼續留任原職,更有可能的是降一兩級,換個地方繼續做官,端看山東巡撫與上頭吏部是如何決定的了。他招惹的那些山東世家,也沒少在暗中使力呢。若不是他們,興許米大舅受到的懲罰還會更輕些。
這跟趙瑋趙琇兄妹原本計劃的有些距離,而對於姑媽趙元娘在這件事中的表現,他們心裡更加不滿。米大舅的事是她告訴他們兄妹的,也是她提醒他們,米家的事有可能會連累到建南侯府的,結果他們兄妹做了決定,要大義滅親,請她幫忙捎句話,她倒縮回去了。她這是什麼意思?
趙瑋自問對姑媽一向恭敬,也多番為姑父、表哥與侄兒們著想。但如果姑媽仍舊是不冷不熱的,對他們祖孫沒有一絲真心,那他今後對她也就僅僅是面上情兒了。他是晚輩不假,卻也有自尊心,不至於長輩不待見,他還上趕著倒貼。
偏偏張氏還覺得趙元娘這樣做好,若真照他們兄妹的想法,米家這門親戚就真的要絕了。那到底是他們親孃的孃家,不該過於無情了,傳出去也要叫人說嘴。況且米大舅獲罪,固然是會丟官,但米氏的名聲也會受連累的。張氏對米氏這個媳婦很滿意,不忍心見她身後受牽連,就勸孫兒孫女就此算了,別再跟米家計較。
這叫趙瑋和趙琇如何不鬱悶呢?趙瑋自去看公文了,趙琇則回房間裡發呆,連近日十分喜歡的練畫都提不起興致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