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連太后也是這個意思,趙瑋倒不好再堅持多等十幾天了,便道:“既如此,那便定在八月初八吧。”

雖然只把婚期提前了十幾日,但高楨心裡還是很高興,他歡歡喜喜地離開了。

他走後,趙瑋細想了想,疑心自己可能是上了高楨的當,但又拿不準高楨是不是真的算計了他。想了半日,他自己就先笑了,起身往張氏處,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她與趙琇。

張氏正為孫兒孫女的婚事煩惱了,一聽婚期又提前了十來日,就嘆氣了:“但願來得及吧。雖說還有一年半,但要做的事多了,還有你娶妻的事兒,也不知忙不忙得過來。”

趙瑋連忙問妹妹:“真有這麼難為麼?”

趙琇只是笑笑:“也不算很麻煩,就是瑣碎些。該做些什麼,一條條列出來,分派人手去做就行了。我們不缺人,又不缺錢,還有足夠的時間。只要不出意外,也沒什麼難為的。”

張氏心裡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好象被打臉了。不過她沒露出半點異樣,只對孫子道:“你的婚事在前,雖然還有一年,但該辦的也要辦起來了。你那屋子才修了沒兩年,也不必翻修了,重新刷刷灰,裡裡外外打掃過就好。只是你日後有了媳婦,這屋裡的格局就跟現下不一樣了。你暫時搬到外書房來住,待我替你重新收拾一下屋子,再換了新傢俱。之後你就先住廂房,正房等辦婚事時再住進去。”

趙瑋連忙答應了。

張氏又對趙琇說:“你兄妹二人一嫁一娶,需要用什麼東西,也該採買起來了。尤其是大件的木料,更應該提前訂好貨,才不至於事到臨頭有銀子也買不著。還有各色衣料、珠寶、脂粉、酒水等等,都需要準備起來。雖說咱們家有六房幫襯,但這種事還是要自家派人去辦更妥當些。回頭我們細細定下需要採買的名冊,讓汪福來帶了人下江南去辦。還有人手,你們二人都需要添侍候的人。若家裡這些不夠挑,就得再上外頭買去。等買了人,還得調|教上半年,才能使喚呢。”

趙琇想了想:“人手應該沒問題,咱們自家就有人,先緊著家裡的挑,挑不到合適的再往外頭買。知根知底的,用起來也方便。還有其他要採買的東西,除去木料這種需要事先訂貨的,其他衣料、酒水、脂粉等等,最好是先找了可靠的老字號訂貨,等到快辦婚禮時,再進行交易,也省得早早買了東西回來,放得不新鮮了,衣料花色也不是最時興的。”

張氏想想也對,就答應下來。

祖孫倆又開始算各項開支,張氏看著趙琇列衣料單子,忽然想起一事:“琇姐兒,你的嫁衣開始做了麼?那是要你親手繡的,還有孝敬太后與廣平王的鞋子,也需要你親手做。”

趙琇輕咳一聲,道:“嫁衣宗人府會幫我預備的,不必我親自繡,不過孝敬太后和廣平王的鞋子,我早就畫好花樣了,只等過些時候閒了,就開始做。我還打算給太后多做一條抹額,回頭畫好了式樣,先給祖母過目。”

張氏聽了還算滿意,微笑著點了點頭。

就在趙家祖孫討論婚事籌備工作的時候,高楨返回了廣平王府。他今日心情正好,打算要在王府過一夜,明兒再回溫泉莊子上去。因此刻正得閒,他一進自己的院子,就想起了一事,命人去工部催問,翻修院子的圖紙可得了。

工部那邊還未畫好圖紙呢。剛開始春播,前些時候為著趁農閒時興修水利,他們才忙過一輪,剛歇了口氣,尚未有閒心忙這個。但高楨都打發人來催了,他們也只能一邊說“快好了”,一邊再催底下的人趕工。

高楨正有些鬱悶呢,宮裡便忽然下了旨意,太后聽說他回了京城,命他趕緊去慈寧宮相見。

高楨只得進了宮,太后一見面就開始埋怨了:“這一去就大半個月了,雖說三天兩頭的有信來,可你也不見時常回京看望皇祖母,真是個小沒良心的。”

高楨連忙道:“皇祖母冤枉孫兒了。葉大夫在溫泉莊子上為父王用藥,孫兒一刻都不敢輕離呢。到得這兩日停了藥,方才敢走開一陣。”

太后早在孫子的信裡得知了這個情況,不過是白抱怨一聲罷了。她嘆了口氣:“若是你父王身邊有別人相伴,你也不必寸步不離地留在你父王身邊照顧了。”她看向孫子,“楨兒呀,你覺得……你父王是不是該再續一房了?”(未完待續。xh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