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探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廣平王似乎心情不錯。亡妻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外頭的流言蜚語,對他而言好象什麼都不是。他還提到皇帝新賜了幾位技藝出眾的琴師給他,讓他閒暇時可以聽曲解悶,十分體貼。
張氏與趙琇的臉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古怪的表情。皇家的孝期比一般民眾要守的短得多,通常是以月代年,甚至有以日代年的。但當今皇帝不止一次提過,他要依照古禮,為亡父守足三年孝,為此不惜推辭了群臣勸他納妃的美意,還得了外界的好評,說他是孝子,有古之君子遺風。同樣是先帝親子,還是一母所生,如果皇帝真的為先帝守足三年孝,廣平王卻在週年期滿後開始聽琴取樂,那外界的人會如何評價後者呢?皇帝會不明白這一點嗎?他為什麼要明晃晃地給廣平王賜琴師?
張氏看著廣平王,欲言又止。廣平王似乎毫無察覺,還興致勃勃地邀請張氏與趙琇一起去欣賞御用琴師的演奏。王府西路靠後的一處院子,剛剛被收拾出來充作聽琴的專門場所。王爺今兒還是頭一回過去聽效果呢。他如此盛情,張氏自然不好推辭,只得帶上孫女一起過去了。
盛夏時間,太陽光極猛。他們一路走過去,都是走的抄手遊廊,既蔭涼又舒適,就是廊寬稍窄。廣平王走在前頭,扶著身旁近侍的手,就沒什麼位置留給旁人了。張氏稍微落後一步,也扶了個丫頭,同樣沒有位置給第三個人。所以趙琇自然就落在了後頭,高楨自然就與她並行相伴了。趙琇轉頭看了看他,再看了看走在前頭的廣平王和張氏,心裡有些懷疑,但沒有說什麼。
廣平王在前頭有一句沒一句地跟張氏搭著話,高楨在後頭不緊不慢地一邊邁步,一邊和趙琇聊些家常小事。走著走著,趙琇就發現自己和高楨好象落後了,與前方大部隊足足隔了六七米,後面的跟班——其中包括她的丫頭柳綠——也在不知不覺間遠遠落後她與高楨六米以上。這是怎麼一回事?
趙琇正訥悶,高楨就壓低聲音跟她說話了:“趙妹妹好象有心事,發生什麼事了?”
趙琇吃驚地看了他一眼,臉微微一紅,雙眼便朝四處張望,吱吱唔唔地說:“也沒什麼……就是聽說了你們的一些訊息,有些擔心……”她咬咬唇,憂心忡忡地問高楨:“聽說皇后娘娘最近好象不大待見你,不要緊吧?”
高楨笑了笑,仍舊是小聲說話:“你從哪裡聽來的?應該不會是外頭的流言吧?我想想——聽說你最近跟蔣家雯姑娘打得火熱,難不成是她說的?”
趙琇扭開頭:“你別管我是從哪裡聽來的,蔣姐姐也不是會把不該說的事情到處亂說的人,你只要回答我就好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高楨輕描淡寫地回答,“你不必放在心上。父王和我心裡都有數。”
“這麼說是真的了?”趙琇不但沒有放下心,反而更緊張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按理說不應該呀?”
高楨笑而不答,反而問起了別的事:“上回的禮物……你可瞧見了?喜歡麼?”
趙琇急得都要跺腳了,見他一副悠哉遊哉的模樣,倒顯得自己著急得很可笑。她心下不由著惱:“禮物?是那套文房四寶嗎?是啊,挺好的,不過我自己也有,所以就叫人收起來了,正打算等朋友過生日時,拿它送禮呢!”
高楨聽了一臉愕然,不由得緊張起來:“我說的可不是文房四寶,你到底有沒有開啟來看清楚?”
“自然是看了的!”趙琇恨恨地瞥他一眼,覺得他這副著急的樣子實在是太解恨了,決定要多吊他一會兒胃口。
高楨眉頭緊鎖,正要追問得清楚些,冷不妨前頭張氏回首望來:“你們在說什麼呢?可別拌嘴。”
趙琇與高楨齊齊僵了一僵,齊齊露出笑臉,齊齊搖頭:“沒事,我們正說笑呢。”異口同聲地說出了同樣的答案後,兩人臉上又是一僵,互相對視了一眼,訕訕地各自轉開頭去。
張氏只覺得怪異,盯著孫女多看了幾眼。趙琇只得乾笑:“上回來時,世子送了我和哥哥每人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我正向世子道謝呢。”高楨輕咳一聲:“大家從小相熟,不過是一套文房罷了,有什麼好謝的?如此客氣,反倒顯得生份了。”趙琇衝張氏笑著點頭,以示附和高楨之意。
張氏滿腹狐疑地轉回頭來,總覺得孫女今天怪怪的。不過不等她細想,廣平王就先笑著問她:“老夫人出身江南,又在滬地久居,想必對江南絲竹更加了解,不妨為小王作些介紹?”她的注意力立刻被這個問題吸引過去了。
逃過一劫的趙琇偷偷轉眼去打量高楨,卻正好見到高楨微笑著看向自己,她臉又是一紅,連忙別開頭去,手裡絞緊了帕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