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探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琇並不知道自己信裡的幾句話,讓蔣雯看了以後會引起什麼反應。這種事畢竟要看蔣家的意思,所以她提了建議,就放下不管了。她現在比較關心高楨那一邊的情勢。
既然從蔣雯那裡得到的訊息,告訴她皇后確實看高楨不大順眼,那麼她自然就要關心一下高楨的處境了。
廣平王是曾經做過儲君的皇帝胞兄,沒有犯過錯,在位時也廣受好評,論才華論能力都比胞弟更出色,出身也不遜,完全是因為運氣不好才丟了皇位的,因此有不少朝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他心生警惕,擔心他會對皇帝有所不滿,做出什麼事來威脅到皇帝,時不時就有御史拿著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為理由,參他一本,給他添麻煩。
不過這種情況近來已經很少了。自從皇帝登基,廣平王就一門心思做宅男,他除了皇宮與自家王府,幾乎哪裡都不去,也很少見外臣,來往得比較多的就是建南侯府這類有私交的人家,或者是宗室皇親。但宗室皇親是人家親人,誰能攔著廣平王跟親戚正常往來呢?建南侯府又沒有重臣,一家子老弱婦孺,誰也不會認為廣平王跟他家來往,背後會有什麼陰謀。廣平王雖然偶爾會給皇帝做參謀,但這種事皇帝不聲張,他又不跟外界交流,一般的朝臣自然不清楚。廣平王如此低調識趣,皇帝也表現得很友愛兄長,朝臣們便都沒心思盯著前者了,把注意力放在更值得關注的事情上。
正因為廣平王府的處境開始轉好,趙琇才沒有預料到皇后這邊會出差錯。儘管她對皇帝還是挺信任的。覺得皇帝不會傷害廣平王父子,太后也很關心長子長孫,可要是皇后真的要為難高楨以及他的父親,那高楨還真是麻煩了。那是皇后,是皇帝元配妻子。生有兩位皇子一位公主,只要不出差錯,那她將來也會穩穩當當地成為太后,是這個國家最有權勢地位的女性。而高楨,如今只不過是一個近支宗室子弟罷了。即使他是太后的嫡親孫子,皇帝的嫡親侄子。他也僅僅是一名宗室子弟。
就算太后能護著兒子孫子,又能護幾年呢?她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一個孫子。
就算皇帝關心兄長和侄兒,又能敵得過妻子長年累月的枕邊風嗎?他用不著下狠心做什麼傷害兄長和侄兒的事,只需要對他們略冷淡些就行了。這足以改變高楨的整個未來。
就算皇后目前還不能對廣平王父子做什麼。但她有兒子,她的兒子幾乎已經確定會成為這個國家的皇儲。如果她一直在兒子耳邊說高楨他們的壞話,那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位時,等待著廣平王與高楨的又會是什麼?
趙琇越想越就覺得心驚。她無法再安心端坐了。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迫切地想從當事人高楨那裡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為此她特地跑去慫恿祖母張氏,勸張氏再去廣平王府探望一次,理由也早就想好了:“王妃週年祭,因為先帝週年祭也是在同一天,王爺和世子只能進宮去參加先帝的大祭。王府這邊雖有王總管主持,但冷冷清清的也怪可憐的。王爺與世子心裡一定不好受。如今他們已經出宮回府了,咱們不正該去慰問一聲嗎?世子的傷想必也快好了。正好順便探望一下。”
張氏被她說動了心:“說得也是。那日我從宮裡回來,到家後換了衣裳就帶著你們兄妹去王府,那場面就別提多冷清了,還不如一年前呢。外頭還有傳言,說皇后娘娘不喜廣平王妃,妯娌週年大祭也沒點表示。甚至不曾派人去王府上個香,前些時候還跟人說。要幫王爺續絃。王爺與世子聽了這話,只怕心裡也不好受吧?”
這個傳言對趙琇來說還是新聞。她忙問:“真的嗎?祖母是從哪裡聽說的?”
張氏嘆了口氣:“就是那日先帝大祭,我進宮時聽別家老夫人和夫人們私下說的。是真是假我也不知,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想來王妃孃家親眷曾經參與過謀逆,害得皇上差一點就陷在江南了,皇后娘娘與皇子、公主們在宮裡受了不少苦。如今事過境遷,皇后娘娘想起來,心裡難免會有幾分遷怒。只是她怨恨廣平王妃是人之常情,但王妃怎麼也是王爺的元配妻子,是世子的親生母親,哪怕是看在王爺和世子的份上,也該給王妃一個體面。鍾家如今都敗落了,王妃也已經逝世,人死燈滅,又何必不依不饒呢?”
趙琇心中深有同感,連一向訊息不靈通的祖母,都察覺到皇后的不妥之處了,可見皇后真的做得很明顯。趙琇比張氏還知道得更清楚些,曉得皇后如今已經不把廣平王父子的面子當一回事了,更何況是廣平王妃?
她再度勸說張氏去王府看望廣平王與高楨,表達一下慰問。張氏同意了:“先前事多,王爺與世子又進了宮,咱們去了也見不著人。如今諸事已畢,王爺和世子都回來了,我們確實應該過去看望一下。”祖孫倆商量了第二天就去,但趙琇有些小私心,就說服了張氏,不帶趙瑋去,理由當然是後者備考要緊。
祖孫倆提前一天遞了拜帖,確定廣平王父子都在家,便在次日上午坐著馬車去了王府。王總管親自出來迎接他們,面上滿是喜色,似乎對於她們祖孫的到來非常高興。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來王府做客了。當中固然有廣平王宅在家裡很少與外界來往的原因,但近日一些小道訊息的流傳,也減少了宗室皇親上門的次數。再者,因為廣平王喪妻已滿一年,王府沒有女眷主持中饋,有風聲說太后、皇帝與皇后都有意為他擇取繼妃人選,所以有些人家開始上門試探推銷。廣平王不堪其煩。世子高楨也很不喜歡,所以關門閉客。象建南侯府這樣,完全不必提防的客人,自然會受到王府上下的歡迎。
張氏聞言不由得嘆息,又問起上回王妃週年大祭時。他們祖孫離開後,是否還有很多人來上香,王總管就連連搖頭。
三日的週年祭,真正上門來祭拜的人,只怕每天都只有十來個。人走茶涼,不外如是。而在這些人裡頭。多一半是看在廣平王的面上去的,又有七八個是世子這一年裡新認識的朋友,比如方家少爺、尚家公子等等,出於朋友情面才來。真正為鐘王妃而去的人,實在寥寥無幾。去年來弔唁過王妃的許多女眷。比如王大奶奶之流,就沒再出現過了。後來世子參加完宮中大祭,爭取到最後一個時辰的時間,出宮回府參加母親的祭禮,稍帶上了太后賜的東西,才勉強挽回了王妃的兩分體面。但那個時候,祭禮已經快要結束了。廣平王府甚至不能拖長祭禮的時間,因為廣平王妃的週年祭。不可能比先帝的週年儀式耗時更長。
看到去世的主母落得如此冷清的結局,王總管提起都心酸。
張氏心裡也難受,不過到了廣平王與高楨面前。她就不再提起這種事了,還面露微笑,親切地問候王爺的身體與世子的傷勢,順便聊了一下炎熱的天氣。
趙琇好幾回偷偷打量高楨的臉色,見他氣色不錯,看起來傷勢好象沒什麼問題了。暗暗鬆了口氣。高楨抬頭瞥見,衝她微微一笑。她頓時紅了臉。連忙低下頭去,專心聽廣平王與自家祖母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