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齊國將軍們聽說臨淄方面派來了匡章領兵,不禁都喜形於色。

田丘當然優秀——但畢竟還年輕,不足以服眾。或許在年輕一輩之中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但若是跟著他長驅而入猛攻楚國,眾將總覺得心裡不是很踏實。

至於老將匡章……

如果是跟著匡章去打楚國,那麼眾將心裡就會很踏實了!

這位老將匡章,是齊國實打實的國寶、實打實的活化石。

遙想齊威王田因齊時期——彼時的齊國相當強大,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儼然是中原第一強國。尤其是在兩次擊敗了老牌強國魏國之後,大齊王田因齊悍然稱王,齊國得以‘最強於諸侯’。

細數齊威王在位三十六年之中的功績,包括齊國變法、擴建長城、設定稷下學宮、稱王爵,以及最著名的桂陵、馬陵兩次對魏大捷。

上述每一條,都足以讓後世的齊國人津津樂道、昂首挺胸。

能取得如此成績,除了田因齊本人的雄才大略之外,他能夠合理任用人才顯然也相當重要,當時的齊國,有很多在後世鼎鼎大名的名臣名將——

鄒忌(臣與城北徐公孰美的那個,初中九年級下冊語文的課文)。

田嬰(齊威王的兒子、當代齊王田文的親爹)。

田忌(賽馬的那個)。

孫臏(某著名軟輔、妹子最愛)……

如是等等。

在以上一大串名單裡面,當然也包括了這位匡章。

不過話說回來——在星光璀璨的齊威王時期,匡章的存在感其實沒那麼強,只有一次擊退秦國進攻的履歷。

而後到了齊宣王田闢疆時期——這時候的匡章大放異彩!

齊宣王六年,匡章率領十萬齊軍,趁著燕國那場著名的‘子之內亂’,大舉進攻燕國,幾乎把燕國攻滅……五十日以內,從渤海一路猛攻,直破燕國王都薊城。

這就是燕國和齊國結下深仇大恨的由來——匡章麾下的齊軍在燕地很是放肆,暴行甚多。

以至於後來的燕昭王任命樂毅大舉攻齊,打得就是‘復仇’的旗號。

除了那場攻燕之戰外,匡章在濮水抵禦秦軍,也打得可圈可點。

再後來就是齊閔王田地時期。

再到今上——齊王田文時期。

匡章實打實經歷了威王、宣王、閔王、齊王田文這四任齊王,是名副其實的四朝老臣、齊軍宿將!

只是近年來匡章的歲數實在太大了,故而一直在家裡養病,幾乎都不怎麼上朝了……齊王田文這次能把這位四朝老宿將請出山,也不知背後費了多少工夫。

不過話說回來——能跟著這位齊軍老宿將攻伐楚國,著實令一眾齊將信心倍增!

“有匡章老將軍在,我軍必勝無疑!”

“居然是匡章老將軍出山了……”

“楚蠻本就羸弱,如何當得起老將軍的重擊?哈哈……”

“我大齊新軍,馬上就要揚名天下了!”

整個軍帳裡,洋溢著歡樂的亢奮氣氛……唯有莒陽守將田丘覺得自己痛失了立大功的機會,為此悶悶不樂……

唉!

有大齊新軍在手,大破楚軍指日可待。

那老匡章,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還來和我們這些年輕人搶功勞作甚來!

這潑天的大功啊!

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