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船頭往外望去,田野裡,冬眠的植物開始生長,新綠的麥苗和稻穀在春風中輕輕搖曳,氣溫適中,不冷不熱,正是一年中最為宜人的季節。

熊午良極目遠眺,只覺心曠神怡。

農民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耕作、播種……為即將到來的農忙季節做準備。

田埂上的各色野花開始綻放,雖然數量不多,但點綴在嫩綠色的鄉野中,顯得格外醒目。

農人們一邊勞作,一邊唱著朗朗上口的歌謠:“熊午良最親,熊午良最親,沒有你我們活不了……”

“楚王的恩情,一輩子也還不完!還不完!”

一眾諂媚的大臣圍在因暈船而面色發白的熊午良身邊,爭相恭維:“大楚如此富強,皆是大王治理有方啊!”

“大王真乃明君也!”

“功蓋武王、武過莊王!”

大臣們口中的楚武王、楚莊王,都是楚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前者帶領楚國拓張疆域,奠定了如今楚國版圖的基礎;後者則是鼎鼎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響噹噹的中原霸主。

熊午良懶得理會這些貴族大臣。

自從上次朝會之後,他就認清了這幫貴族大臣的真實水平——那甲乙丙丁大臣們,充其量也就是在朝堂上混個熱鬧,指望不上他們能有什麼見解和作為。

大楚的山巒在春天裡變得生動起來,山腳下的樹木開始抽芽,嫩綠色的葉子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山間的溪流早已解凍,河水清澈流淌,泉水聲迴盪在山谷中。

乘舟而下,一路上有無數條河流、水渠匯入淮水之中。

那些大大小小的水渠、支渠……基本上都是熊午良攝政之後、由宋哲督造的水利設施!

這些水渠將淮水引入各個郡縣,再由小渠配合水車,灌溉農田,大大地減輕了農人的負擔,間接幫助農人們有餘力去拓荒。

從而增大楚國的農田面積。

在這些水渠和各種新式農具、漚肥之法的幫助下,楚國去年的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屈原為此樂得合不攏嘴!

沿途經過的城市,在春天裡都煥發出新的活力——市場上,商販們擺出新鮮的貨物,從各地運來的特產琳琅滿目。

一切的一切,無不彰顯著楚國的強大。

熊午良十分滿意:“大楚有如此國力,民富、國強……等到武軍訓練完畢之後,又有強悍的軍隊。”

“北方六國雖有同盟,又有何懼哉?”

至於大臣們誇讚的‘大楚如此富強,皆是大王治理有方’……就算熊午良一向臉皮很厚,聽了這話也有點兒臉紅。

咳。

治理國傢什麼的……應該是屈原他們功勞比較大。

至於我嘛……

嗯,不提也罷!

在開春的時候,熊午良曾經視察了‘雲夢澤大營’——武軍已經遴選完畢,選出了十五萬最精銳計程車卒。

其中五萬騎兵、十萬步兵。

按照之前的計劃,其餘被淘汰的人,都垂頭喪氣地回了老家……至於留下的人,一個個喜形於色,將自己的武軍身份視為極高的榮譽。

事實也的確如此。

熊午良給武軍士卒們發放的俸祿,就足以供養全家,更別提家人還有減免賦稅等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嫡長子可入書院讀書等等。

話說之前的戍卒,在服完勞役之後還能回家。

但現在——既然武軍是常備軍,那麼肯定是要數年如一日地留在軍中,但如此長時間地教他們與家人分離,到底也不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