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電視劇、電影、遊戲……

這些內容或者說作品,它們的作用之一,即是消磨時間,而且,彼此之間,有一定的排他性。

這和讀者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無關,因為任何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只有24小時。

用來的時候,被漫畫或者遊戲佔有,那麼,這一部分的時間就會減少。

單獨把漫畫拿出來說,每家雜誌社真的是在比拼哪一本雜誌的銷量更高,哪一部漫畫更受讀者歡迎嗎?

表面上看,確實是如此,但在讀者經濟能力允許的條件下,不同雜誌社或者漫畫之間的競爭,其實是“搶”讀者的時間。

一個人可以同時購買足夠多漫畫,但是,在一定時間內,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極其有限。

現在,網路提供免費的漫畫,讀者可以足不出戶,只需要滑鼠輕輕一點,就能看到不同類的故事。在搶佔時間上,佔據了先機。

“可是,這樣創作出來的漫畫,無論是畫功,還是內容,都比不上我們的專業漫畫。就像《鋼煉》,那些網路作者應該沒人能畫出來吧?”曾越沉聲說道。

“那當然,《鋼煉》可是經過了《少年Leap》編輯部的認可。”

到目前為止,國內漫畫也只有《鋼煉》做到了。

“那些網路作品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是有一個優點卻是雜誌所無法比擬的。”尚浩志解釋道。

“有嗎?”

李俊文有些不相信。

無論從哪方面看,漫畫雜誌都應該有優勢。

資金、資源、人脈……如果成績好,甚至可以出版單行本。論壇貼出的漫畫,肯定做不到這些。

“互動。論壇裡,讀者和作者的互動是實時的,但我們卻還需要將讀者來信轉交給作者。如果作者回信,可能又要經歷一段時間,讀者才能收到回覆。

“當讀者發現,他們的疑惑和質疑,能夠被作者很快回答時,心裡難免會對作者抱有好感。愛屋及烏,進而將這種好感,傳遞到作品間,同時,讀者之間也可以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這是雜誌社所不具備的。”

聽到尚浩志的話,其他四個人立刻沉默起來。

尚浩志所說的現象,確實有可能發生。

一名讀者寫下評語,會期待和別人互動,如果作者能親自回答,那當然是再好不過。

網路可以讓作者實時回覆,但雜誌卻不行。

“那麼……我們也讓作者上網,定期回答讀者的疑問。”李俊文反問道。

“開玩笑。”賈輝敲了一下桌子,“作者的壓力本身就很大。就像王雲澤老師,每天工作16個小時,如果還要抽固定時間,回答讀者的問題,人會奔潰的。哪怕只有一個小時,我也希望王老師是在休息,而不是回答讀者的問題。”

這倒是事實,漫畫家最缺少的就是睡覺的時間。

“老賈所說還在其次。網際網路有網際網路的優勢,但雜誌社也並不是沒有優點。”曾越解釋道,“我們有一批很專業的漫畫家,可以幫助作者梳理劇情,保證作品的完整性。”

說到編輯,在做的五個人不由自主地翹起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