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仁德的大唐(第2/4頁)
章節報錯
太極殿中
李世民嘿嘿一笑,他得意的說道:“當真是沒有想到啊,咱們前幾日才商議好要征討四周的蠻夷國度,還沒有想到藉口和理由呢,這群人竟然就自己先犯事兒了。”
“真是瞌睡了給咱們遞枕頭。”
他有些惋惜的說道:“只是可惜啊,朕自從成了皇帝之後,整日就只能夠在這太極宮中,像是一隻沒有了翅膀的鳥兒,當真是可憐。”
“這一次好不容易有了機會,結果卻.”
聽著李世民的抱怨聲,陳若瀚斜了一眼李世民,冷笑一聲:“陛下,您能不能動一動腦子?您乃千金之軀,哪裡能夠親自去吐蕃征戰?”
“即便是您的身軀依舊康健也不行。”
“如今天下平定沒有多久,太子雖然已經定下,但卻尚且稚嫩,不能夠擔當大任。”
“萬一您出現什麼意外,咱們的計劃該如何?”
“您就這麼確定,計劃已經萬無一失了?”
“咱們多年籌謀,難道就要毀於一旦?”
李世民輕咳一聲,下意識的偏過頭,看著遠處的天空,看著這澄淨的空氣說道:“哎呀,這天氣當真不錯啊。”
“這天真藍,這雲朵真白。”
感受到背後那不曾消散的目光,李世民這才扭過頭看著陳若瀚說道:“朕這不是放棄了御駕親征的想法麼?成濤就不要生氣了。”
他按了按額頭:“咸陽學宮那邊的研究如何了?”
“可是有了什麼新的進展?”
說到這裡,陳若瀚才是緩和了下眉宇,臉上帶著些許的歡快之色:“二十四叔那邊倒是已經有了一點點思緒,當熱水燒開之後,便會出現動力,而這動力可以透過某種行為轉化為車馬的動力。”
“但想要研究出來能夠自行運轉的載具,只怕還要多年。”
他低聲道:“而根據當年的墨經以及先祖的一些手札記載,倒是的確研究出來了一樣新的東西,依照先祖所說,那應當是“鋼”,鋼此物堅硬無比,不管是用來建造城池還是用來鍛造武器、甚至是鍛造新的載具,都是十分有用的。”
陳若瀚皺著眉頭說道:“只是依照大唐目前的水平來看,此物倒是會有些難以製造,畢竟需要大量的“火”和高溫才能夠鍛造鋼鐵,可木頭燃燒造成的溫度並不能夠達到要求。”
“七叔他們正在尋找可以替代的東西。”
“九州天下地大物博,當是能夠找到的。”
“而若是真的能夠找到代替木頭燃燒的東西,那麼也能夠完成其他的事情——比如燒開熱水之物,也就是取代此物而提供動力的東西。”
“這些都需要一步步來。”
說到這裡,陳若瀚再次看向李世民說道:“所以陛下,以後絕對不能夠再這般任性了。”
李世民苦著一張臉說道:“朕知道了,朕知道了。”
貞觀十三年。
吐蕃使者冒犯天威,並且當著眾多朝臣的面辱罵大唐皇帝,因此觸怒了大唐群臣。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針對吐蕃的這一無禮行徑,大唐決定對此進行反擊。
大唐皇帝李世民釋出詔書,嚴重斥責吐蕃這樣子的行為,並且希望吐蕃的君主能夠給自己一個妥善的交代,否則勿謂言之不預也。
而大唐鎮國王、中書令陳若瀚則是公開表示,吐蕃的行為已經嚴重的傷害到了大唐百姓們對於大唐皇帝的熱愛和忠誠,民間的戰爭情緒十分高昂,希望吐蕃儘快給大唐一個交代,否則若是按捺不住民間的戰爭情緒,他們就只能夠被動對吐蕃的行為進行反擊了。
貞觀十三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