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南北並立(第2/4頁)
章節報錯
兩派的人左右吵鬧不休,但困居在這件事情中央的李世民則是沒有什麼煩惱的心虛,他只是等待著——等待著朝堂上的爭吵結束,之後給他一個答案。
有陳湛坐鎮,有陳氏坐鎮,這一點爭吵不過是些許笑話和放鬆罷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昌德五年年末的時候,一群人終於爭出來了一個結果,國號依舊是唐。
這是李世民的勝利。
次年的元月元日,李世民在眾多朝臣的懇求當中,自行稱帝,祭告上蒼,並且隆重的將宇文化及拉了出來,並且多次表示自己是正統。
在祭祀典儀之後,大唐皇帝李世民便宣告改元,改元“承統”。
這個年號很普通,但一眾大臣們總感覺這個年號有些奇怪,好似是在嘲諷某些人一樣。
而等到宮中傳出來關於這個年號的解釋之後,大臣們就更加清楚的明白,這就是在嘲諷嘲諷南邊的偽唐皇帝。
何為“承統”?
承襲了正統的意思。
有人承襲了正統,那麼必定是有人沒有承襲正統。
讓我們猜一猜,那個沒有承襲正統的人是誰?
幾乎不必多想了,所有人用腳後跟都能夠猜出來那個沒有承襲正統的人是誰,也明白皇帝在嘲諷的是誰。
但.
隨著李世民御極,威嚴日益,沒有幾個臣子敢多嘴,而登基之後的李世民也逐漸的顯露出來了屬於“千古一帝”的霸氣。
他正在逐步成為一個合格的上位者。
承統元年,三月。
在大唐建立三個月之後,在國內的許多事情逐漸的開始變得安定,但卻又沒有那麼安定的時候,李世民丟擲來了一個被提起過,但又擱置的話題。
遷都。
這一次,卻沒有人反對。
這一次,也不是商議,而是單純的通知了。
朝臣能怎麼辦呢?
歷來都是這樣的,皇帝變得強硬一些,他們這些臣子就軟和一些,皇帝變得軟和一些,他們這些臣子就會得寸進尺一些。
皇權與朝臣權力的發展便是這樣在拉扯中,慢慢的變化的。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毋庸置疑,皇帝這一次成功了。
承統元年,秋。
皇帝下令修建長安城,或者說用“擴建”來形容更好,皇帝要建立一座可以與官渡比肩的雄偉城池——甚至皇帝想要建立一個比官渡城還要恢弘的城池。
洛陽城的發展是不錯的。
但在某一個固定的區域,一座城池的發展上限是固定的。
就比如分餅子,一個人吃的多了,那麼另外一個人一定會吃的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