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真的能夠這般使用.他的軍隊又該有多麼的所向披靡?

於是竇建德開始暗中研究起來“炸藥”在軍事上的利用,最後他研究出來了一種武器,叫做“火銃”,以及“火箭”。

不要誤會。

這個“火銃”並非是後世中所說的那種“火銃”,他的體積巨大,更加類似於後世的“火箭筒”那般,而且發射也不太穩定——但他的威力巨大,是一種合適的“威懾性”武器。

而“火箭”則是更加簡單,利用“弓箭”將炸藥射出去,射到敵人的軍隊當中,從而對敵人的軍隊造成巨大的影響。

這個時候造成的“影響”主要還不是傷亡,而是“震懾”,造成巨大的“爆炸聲”如同天雷降下,然後讓敵人的軍隊產生“譁變”。

眾所周知,在戰場上,如果一方的軍隊產生了譁變,那麼這個軍隊基本上就可以等同於滅亡了。

踐踏、喪失戰鬥力等等。

在火銃以及火箭研究出來之後,竇建德迅速膨脹起來,他甚至開始覺著“陳氏”不過是“螻蟻”,有“炸藥”的存在,他還用顧忌陳氏?

陳氏不過是區區螻蟻!

彈指可滅!

而既然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對陳氏的畏懼,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了對“百姓們”的仁德,他開始變成了“暴君”,起初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竇建德的改變——畢竟在亂世中一個藩王的改變真的不值得大家注意,他又不是什麼最強大的那位。

可是後來,當竇建德囂張到了某種程度的時候,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這個人,以及他的改變。

人們真正的意識到“竇建德”為何改變,是因為“簡陽之戰”。

簡陽之戰是竇建德與沈法興之間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兩人都已經打出了真火,其中一個知道自己的手中有“火藥”這種熱武器,另外一個則是認為竇建德不過是區區螻蟻,怎麼敢這麼挑釁他。

畢竟沈法興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是處於天下群雄巔峰的,他是能夠和獨孤氏以及李氏掰手腕的人。

但.

戰爭的結果出乎沈法興的預料,也出乎天下人的預料。

短短的十天之間,竇建德麾下的軍隊就將沈法興軍隊的主力給消滅了,這是一種近乎於神鬼莫測的速度——十天啊,如果扣除行軍趕路的時間,那竇建德的軍隊豈不是一照面就將沈法興的軍隊給消滅了?

那可是沈法興的主力!

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就被消滅?

而經過調查之後,那站在頂層的“諸侯”們才發現了“火藥”的存在,這種“熱武器”的出現幾乎是劃時代的——冷兵器和熱武器怎麼打?

沒法打!

那似乎是神罰一樣從天而降的火焰將所有人的“野心”全部焚燒殆盡,只剩下一縷殘存的灰燼。

竇建德更加膨脹了。

昌德二年,竇建德幾乎消滅了除了“遼州仲孫謝”“獨孤氏”“李氏”以及“宇文化及”這四個勢力以外的所有勢力,然後佔據了整個南方。

他開始變得更加猖獗了。

昌德二年秋,竇建德在揚州建國稱帝,自號“大德皇帝”,改元“霸業”。

同年,竇建德統帥軍隊近乎百萬,想要發動對中原的進攻。

而在這期間,他做出了一件幾乎可以說得上是“找死”的行為——當然了,竇建德並不這麼看。

他進行了“屠城”。

因為某座城池的縣令不願意投降他這位“謀逆的反賊”,所以在攻下城池後竇建德宣佈屠城。

血流漂杵。

這是一個“試探”,也是一種“發洩”。

竇建德並不是蠢貨和笨蛋,他做這件事情除了真的想要威懾一些天下人,讓他的一統霸業加速之外,還有另外的一種念頭。

“屠城”是陳氏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那麼

面對有了“熱武器”近乎於無敵的“自己”,面對這樣子的自己“屠城”的行為,那個站在華夏九州巔峰的“陳氏”.會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