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合理麼?

斬殺二品以下官員不必上奏?一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

這等於是將整個西北地區全部交給了陳臨安!

整個朝廷才有多少二品官員了?

從京都到遼州、幽州、除卻三公、三十六卿之外,其餘的官員大多都是二品左右,這樣子看來,這位臨安侯手持尚方寶劍豈不是可以直接從幽州殺到洛京?

那些常侍們、皇帝身邊侍奉的宮女們神色都有些變化,他們在想著怎麼將這個要命的訊息傳到外面去。

楊堅坐在那裡有些許疲憊。

等到人全部褪去了的時候,他才坐在桌子前,伏案奮筆疾書,書寫著什麼。

他的神色十分凝重。

因為這是一封寫給陳氏的信。

待到劉福從中書門下回來的時候,就看見楊堅坐在那裡,閉著眼睛。

“劉福,將這個東西交給“印製署”,令他們將此書刊印,售價便作“十五文”吧。”

劉福恭恭敬敬的接過了這書,而後低聲道:“諾。”

待到劉福也離開,整個大殿內空無一人的時候,楊堅才又深深的嘆了口氣。

如今的他已經到了快要死亡的時候,心中所想的自然是想要洗刷乾淨自己身上的髒汙。

“萬歲帝啊——”

他有些低聲的喃喃自語道:“這也在你的算計之中麼?”

楊堅十分懷疑,這本書便是萬歲帝故意留下來的,而後傳入李世民的手中,或者說就是故意傳到李氏人的手中,不一定是李世民,但一定是李氏的人,因為唯有李氏的人有這個資格在新朝繼續站立。

陳氏都不行,因為陳氏太過於“剛直”。

而後等到合適的時機——比如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讓李氏的人將這本書送到自己的手上,繼而透過自己將這本書大肆傳播。

萬歲帝大概已經猜測到了自己的心境變化。

至於為什麼不在最後關頭令人大肆傳播?

楊堅嘴角帶著些許自嘲,若是這本書早些年傳播,自己在那種“驚弓之鳥”的心境之下,只會將這本書藏起來、亦或者全部銷燬。

因為這本書中記載的真相以及萬歲帝所說的話,只會讓皇權的至高無上性被破壞的更加徹底。

唯有全部銷燬,才能夠安撫自己那顆躁動的心。

而經過十幾年的光陰變換,自己在臨死之前,自然不會再想著維護狗屁的皇權至高無上。

他只想擺脫身上纏繞了十幾年的“弒君”之名。

所以自己在這個時候不僅不會銷燬這本書,反而會大肆令人印製,傳遍民間。

而這本書的流通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身上“弒君”之名消失的同時,皇權與皇帝最後的一絲神聖性徹底消失,所謂的皇帝也會有各種煩惱,所謂的聖人也不過是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