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當年佈局(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堅拿著信件肆意的大笑出聲,周圍的常侍們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他們已經許久沒有見到皇帝這般開心過了。
而程咬金、秦瓊兩人神色各異,他們顯然不知道自己護送的東西竟然如此重要,反倒是李世民的那位僕從神色沒有太大的變化,他顯然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等到笑聲過去之後,楊堅才看著三人說道:“你們回去告訴二郎,我知道他所說的事情了,也明白他的擔憂。”
他嘴角帶著些許溫和,顯然李世民為他送來的東西讓他的心情變好了之後,他願意給李世民提供一些更好的“態度”以及後路。
“劉福,擬旨。”
“加封遼東西郡郡守李世民為“鎮北將軍”,加為遼東道節度使,總領遼東道一切軍事政務大小事宜,兼遼東道黜置使,若遼東之地有變,可便宜行事。”
劉福神色一變,心中對於這位“李二郎”的評價更高了一些。
方才黑衣衛的人才來說過關於李世民與仲長孫相見的事情,陛下正在憂心遼東事務的情況下,看到李世民所送來的東西,立刻加封李世民為遼東黜置使並遼東節度使,這樣的加封和賞賜不必多說,必定是得到了陛下的信任。
而若是計算時間來看的話,這三人一定是在仲長孫拜訪過後,即刻出發,日夜兼程不停,唯有這樣的速度、這樣的反應,才能夠在黑衣衛的訊息抵達京都、呈上不久後,就能夠將自己的“證據”和“忠心”擺放在皇帝的面前。
劉福一邊擬旨,一邊在心裡感慨著李世民的人中龍鳳。
而一旁的楊堅則是考慮的更多,他十分敏銳的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他看著那僕從說道:“你家公子與臨安近些時日如何?身體可還好?朕估摸著遼東諸郡近些日子來可能會有些動亂,恐怕還要他們兩個震懾那些賊子啊。”
那僕從低著頭,聲音恭敬:“啟稟陛下,我家公子與臨安公子身體還好,尚且康健;兩人總是喜歡到山間登山遊樂,也時常惦記著陛下的身體。”
“來之前,臨安公子與公子曾經對我囑咐,讓我見到陛下後,一定請必須保重身體。”
“臨安公子還說“世上之事大抵不過是百年春秋眨眼而過,煙塵而起,煙塵而落,不過是世間常態。”,請您不要過勞操勞。”
楊堅聽了這話之後,幽幽的嘆了口氣。
“朕倒是知道臨安在擔憂什麼,只是這些事情也並非是朕能夠決定的。”
他攤開手笑著說道:“時至今日,朕方才明白了當年丞相離世之前的感受,這世上之事到了這個年歲已經很多都不是由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當年的丞相不放心朕,朕最後也的確是辜負了丞相的信任;而如今,朕同樣不放心晉王、太子,但恐怕最後的事情也不會如朕所願。”
楊堅說著說著又嘆了口氣,看了一眼身邊的那些常侍。
“若是再年輕十來個春秋時光,或許朕還有能力、還有心力去處理這些事情,只是可惜.”
可惜後面的話楊堅沒有說完,繼而再次長嘆一口氣。
他擺了擺手:“罷了,朕累了。”
“劉福,再擬一道旨意。”
“加封臨安侯為“徵北將軍”,加為遼州行省節度使、幽州節度使、兼二省黜置使、大都督,緊急情況下,可處置幽州、遼北遼西遼東遼南四道一切軍政要務。”
“見臨安侯,如見朕。”
“賜臨安侯尚方寶劍,可斬一應不臣。”
“二品以下官員,殺之不必上奏;一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
在楊堅加封臨安侯為遼州行省節度使、幽州節度使、並二省黜置使、大都督等官職的時候,大殿內的人倒是沒有震驚,這很合理。
但聽到後面的話,所有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