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皇時候,袁氏也曾求娶公主,只是被拒絕了。

而那之後,袁氏便一直在悄然的走下坡路。

這其中的緣由是什麼?

結合著剛剛陳成己所說的話,陳朱樓幾乎是一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別。

什麼叫做五百年前就種下的果?

什麼叫做因緣註定?

陳朱樓站了起來。

陳氏傳承五百年,或許有先祖在天之靈的護佑,但更多的則是陳氏這麼多年曆代家主的努力與犧牲。

是的,陳氏也同樣有為了家族利益而犧牲的家主。

這就牽扯到一個同樣很有趣的問題。

陳野自第三代後便再也沒有干涉過陳氏後代子嗣的成長,那麼為何歷代陳氏家主都是願意為百姓犧牲自己、甚至一心為民的人?

難道五百年間、二十多位家主,從來沒有一個是心中有自私情緒的麼?

這符合常理麼?

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人性。

二十多位家主、五百多年的時間,所有家主都不會為讓家族的人、甚至是不會讓自己因為所謂家族的利益而去做傷害百姓的事情。

那麼唯一可能的原因便是“不傷害百姓”這件事情本身,已經成了陳氏的利益本身。

因為陳氏與天下百姓站在一起,所以就如同是與皇帝站在了一起。

因為皇帝最根本的利益是讓天下穩定,除此之外的利益全都是次要的利益。

唯有天下穩定了,他的位置才能夠坐得穩。

而只要皇帝的位置能夠坐的穩,只要手中的權力依舊可以在,只要自己依舊可以至高無上,那麼皇帝一定願意扶持一個經過事實驗證,一心只有百姓,從來沒有自己家族利益、也幾乎不和其他世家聯姻的“陳氏”。

這便是陳氏這麼多年來,歷代家主從未曾有過“世家家主”品性的原因。

因為骨子裡,他們便是世家家主。

只是因為他們的先祖將陳氏的基調已經奠定,而經過後世家主的不斷查訪,發現這個基調比其餘任何的做法都要好。

無論換了哪一個皇帝,他們都會喜歡這樣的陳氏,內心都不會想要與這樣的陳氏為敵。

或者說

無論換了哪一個皇帝,陳氏最差的結果也是“囂張”一把,然後回到官渡城中,保持自己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靜待時機。

這便是陳氏。

這便是皇帝。

這便是.天下利益。

當想清楚一切之後,陳朱樓再回頭看自己父親的一舉一動,突然明白了其中的複雜與無力。

來長安城是必須的,哪怕知道長安城中或許有陷阱、有利用,哪怕知道只要來了長安,就一定會和其餘世家對撞上,甚至有可能和那些奸佞對上,他也必須來。

因為只有這樣做,陳氏才是那個“以天下蒼生為心”的陳氏。

因為只有這樣做,陳氏才依舊是那個大義凌然、凌駕於大義之上,絕對不能夠被打壓、消滅、針對的陳氏。

陳氏不能夠破了自己的不滅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