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的祖訓?

陳朱樓默然的低聲說道:“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問心無愧於己。”

他抬起頭:“父親,難道先顧自己,就是對天地有愧、對自己有愧麼?我並不這樣覺著。”

陳朱樓轉過頭,外面的大雪依舊在不斷的落下,將這大地之上給鋪上了一層潔白。

“我也並非是不願意顧忌天下百姓,只是想要在保住陳氏如今權勢的情況下,去完成這一切,這難道不對麼?”

言已至此,陳成己終究是嘆了口氣。

這是他的過錯,也是陳氏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陳氏傳承了五百多年,內部早已經是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往日裡還小,但如今已然蓬勃。

那便是作為一個世家,陳氏最應當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為民?還是維護陳氏?

這也是陳氏這些年來似乎變得正在靠攏普通世家的一個原因。

陳成己不知道該如何說,只是沉默的說道:“你為何會擔憂陳氏的傳承與權勢呢?”

“自孝公時候起,陳氏便一直沒有斷過傳承,哪怕陳氏一直做的是為國為民之事也是一樣的。”

“或者說,正是因為陳氏一直將天下蒼生當做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陳氏才能夠一直傳承至今,即便是被沒幾乎每一任帝王懷疑,但所有帝王不約而同的都沒有敢對陳氏趕盡殺絕。”

“朱樓,你覺著這是陳氏的力量威懾到了皇帝麼?”

他摸著陳朱樓的發頂:“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你仔細的想一想。”

“天下出了那麼多的世家、中原大地也歷經了這麼多的皇帝。”

“為何世家中唯有陳氏五百年不倒、榮華一直在?”

“這世上難道沒有與陳氏力量相差無幾,但卻一直威脅不到陳氏的世家麼?”

有些問題不是孩子能夠看出來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陳成己這個身為父親的來指點迷津。

他笑了笑:“當你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明白父親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前來長安城了,這是早在陳氏創立、早在五百年前陳氏開始傳承的時候,就已經埋下的“根”,是早在五百年前就開的花,結的果。”

“一切因緣早已註定。”

說完這話之後,陳成己緩緩的站起身子來。

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想明白這件事情的,因為這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而陳朱樓則是坐在那屋簷下,看著漫天飄落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這天下沒有與陳氏相同強大的世家麼?

事實上是有的。

大漢四百年、春秋戰國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只有一個陳氏?

天下世家如過江之卿,數不勝數,僅僅只是說今朝便是有弘農楊氏、汝南袁氏等,其中汝南袁氏最為強大,號稱為“四世三公”。

當然,比起來如今的陳氏還是差那麼一點的。

可.他其實已經有了當初陳氏的模樣不是麼?一樣的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一樣的獨攬超綱,一樣的世代為三公。

那麼,為何袁氏不僅沒有如同當初陳氏發展起來那樣發展,反而是逐漸的走了下坡路呢?

是因為當初孝公將女兒嫁給了陳氏?

不。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