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父與子(上)(第3/4頁)
章節報錯
可正是因為太過於聰慧了,這才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為何?
因為十一二歲,已經聰慧至極的陳朱樓相較於歷代的陳氏家主而言,錯失了一個最大的“成長點”,他在擁有自己的思想之前,並沒有遊歷天下。
也就是說,陳朱樓的“學”與“識”是分開的。
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如果陳氏是一個最普通的天下第一世家,那麼此時的陳成己絕對是興奮不已,因為有了這樣的繼承人,就意味著陳氏可以再興盛至少三代。
可惜,陳氏不是普通的天下第一世家。
陳氏想要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百姓的生活,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以民為本的陳氏不需要一個高高在上而又聰明至極的接班人。
前幾代陳氏家主平庸麼?
平庸。
但在過去的近兩百多年中,這幾位平庸的家主做了什麼事情呢?
鎮壓了天下世家,以令他們不能夠瘋狂的兼併土地,給了民眾一個喘息的機會。
大力支援家中子弟加入儒家、道家、墨家等,尤其是鼓勵他們加入墨家,甚至鼓勵他們成為“工匠”,也正是因為這種鼓勵,所以如今的工匠並不是一種卑賤的職業。
如今的大漢與原本的大漢最大的不同就是,原版的大漢“士農工商”四個階層的限制較為明顯,而這個版本的大漢則是不同,十分開闊。
一兩百年中,許多優秀的“工匠”發明了許多的“工具”,這些工具有的是農具,有的則是方便了尋常百姓們生活的東西。
衣食住行,盡皆囊括其中。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大漢依舊是天子昏庸,奸佞、外戚、宦官輪番干政,但百姓們依舊沒有爆發出“黃巾起義”的原因。
陳氏的這些平庸家主不聰明,但他們不必聰明,他們只要心懷天下百姓,那麼自然而然的會有聰明人去替他們完成想要的東西。
聰明人,容易走錯路。
陳成己將手中的東西放了下來,決定與自己的兒子來一場父子之間敞開心扉的談話。
他走到了陳朱樓的身旁,迎面看著那落在地上的、十分乾淨整潔的雪花。
“朱樓,今日此地只有你我父子二人。”
他看著陳朱樓的雙眸,聲音十分溫和:“有什麼話,不如你我父子說開了吧。”
“說開了,才能夠解開心結。”
陳成己淡淡的摸著陳朱樓的發頂,感受著其上的溫度,笑著:“你知道的,父親天生愚鈍,並沒有你這麼的聰慧。”
他玩笑一樣的說著自己的遺憾:“你這麼聰慧的孩子自然是少見的,或許便是天賜“麒麟兒”啊。”
“你若是不說出自己內心藏著的事情,父親就算是再怎麼去猜測,也是猜測不出來的不是麼?”
陳朱樓看著面前堆砌的雪花,心中思緒不斷。
陳成己也不著急,只是坐在那裡淡淡的等著。
他很愚笨,或者說不算是聰明,但他知道,只要能夠將話說開,自然會有聰明人去思考該思考的東西。
良久的沉默後,陳朱樓將頭埋在雙膝之間輕輕開口了:“我不明白,父親為何這麼的信任天子,為何這麼的在乎世間百姓,您明明知道,此次事情很大機率是天子設計,想要利用您將朝中權貴除去,而後再將您逼走的。”
“歷代的君王不都是這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