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上)(第2/4頁)
章節報錯
劉協下意識的看向這空曠而又荒涼的未央宮,未央宮中的絕大部分物品都被搬走了,劉協的身邊也只剩下了兩個從小侍奉到如今的內侍。
這裡更像是“冷宮”。
劉協開始害怕了。
但面前的曹丕顯然沒有曹操那麼好的脾氣,他只是最後警告了劉協幾句之後,就轉身走了。
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時間不等人。
他沒有功夫在這裡和劉協玩什麼君臣相宜的遊戲。
看著曹丕越走越遠的背影,劉協的神色中終於帶著了幾分慌張,但此時那宮門緩緩關閉的聲音響起,外面的陽光似乎已經無法照射進這大殿中了。
越來越陰沉,越來越陰沉。
最後無盡的黑暗將這大殿徹底掩埋住,這裡像是黑暗的棲息地一樣,沒有一點光明。
剎那之間,劉協只覺著身體中無盡的冰冷湧上心頭。
曹丕
劉協閉上眼睛。
他知道曹丕去做什麼了,他也知道等到曹丕做完那件事情之後,他的下場是什麼。
可如今他有辦法反抗麼?
沒有。
只能夠繼續等待。
靜靜的等待。
元安十二年,夏。
琅琊天子詔令,令魏王世子曹丕繼承魏王的王位,同時,拜世子曹丕為攝政王、丞相,加賜九錫,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元安十二年,夏六月。
在上個月剛剛對魏王曹丕進行加封的情況下,天子再次釋出詔令,賜曹丕冠十一旒。
何為冠十一旒?
這首先要說到“旒”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古代,冕冠前後有“旒”,以示莊重,一般是出現在很重要的大朝服的冠冕之上。
依照禮治,等級和地位的不同也只能夠使用不同情況的“旒”。
其中,天子冠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
天子賜魏王十一旒,只能夠說明這個時候的魏王地位身份依照禮法來說,僅在天子之下,在諸位諸侯王之上。
並且——
這是不合乎禮治的,是對禮治的一種踐踏。
天下不少人對天子的這一道詔令加封表示不滿,但天子並沒有撤回這一道旨意,並且他們甚至連天子的面都沒有見到。
每次想要面見天子,那位新任的丞相便會表示陛下身體不太好,不方便見人。
一些古板的漢臣還以為這是曹操還在的時候,他們妄想用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來讓“曹丕”服軟,並且“釋放”天子。
但他們卻忘記了一件事情。
曹操已經死了。
這是新的時代,屬於曹丕的時代。
而十分顯而易見的,曹丕對大漢並沒有什麼情懷,也並不是十分想當漢臣——甚至他對自己的名聲好像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