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並不算光彩,甚至可以說是曹魏的一大丑聞。

但正是因為這是“曹魏”的一大丑聞,所以這件事情才流傳了下來,因為當時天下並非只有曹漢這一個正統。

當然了,在這件事情上,三本史書也各自有不同的記載。

自當年劉備與曹操分別帶著漢少帝“劉民”與漢獻帝“劉協”建立了兩個不同的大漢之後,不同的三本史書中所記載的關於同一段歷史的“事實”總會有些許差別。

這一點是後世耗費了無數的“血淚”才總結出來的。

因為“觀漢紀”這本史書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流傳下來,流傳在人世間的史書只有兩本,其一是“漢書”,這本史書幾乎是被當成正統的史書來看待。

第二本便是“史記·漢書”這上下兩卷漢書出自陳氏,但最開始的時候陳氏並沒有將這本史書整理出來,而是放在陳氏的拙身樓中。

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拙身樓中的書籍也好、史書也好,實在是太多了。

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的光陰,而陳氏就存在了兩千多年,一部華夏史,半本陳氏書,陳氏後人哪裡有那麼閒的時間去一一整理這些東西?

之所以能夠從故紙堆中翻出來這本書,還是因為“觀漢紀”的出土。

觀漢紀是從司馬康的墳墓中出土的,這本書的出土證實了這一段荒謬而又扭曲的歷史,自觀漢紀出土之後,歷史學家們就對三國時期這段歷史開始以“質疑”的目光去看待了。

因為有“史料”為佐證。

觀漢紀中的一些歷史又與漢書中的一些歷史記載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關於“荊州”歸屬這一段歷史記載。

在當時,沛郡劉氏與琅琊曹氏兩個同樣傳承了幾百年的大世家瘋狂互噴,互相說都是對方先祖的錯。

因為“漢書”的存在,所以琅琊曹氏已經被沛郡劉氏嘲諷了一百多年,曹氏這一次拿到了“觀漢紀”這種正兒八經的史料佐證自己的先祖,也是那位曹氏的開族之祖“曹操”曹孟德不是漢書中所記載的那種人,所以他們的腰板挺的很直。

但劉氏的史料佐證也很真實。

漢書是從漢朝末年時候一直傳承到現代的,這是無可置疑的史料。

兩大世家鬧得天翻地覆,甚至說出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這樣的話。

那件事情的記載是這樣的。

在漢書中的記載如下。

“承泰四年冬,臘月。”

“琅琊偽相詭詐,騙荊州之主、是時宗親劉表之妻,而得荊州。”

“孟德於少時嘗有好人妻之名,常於左右言:少婦之妙者,未嘗者不知也。”

“吾有此好,乃為照拂。”

“承泰四年冬,表邀賢王、偽相者共赴荊州,以商大事。時夜色將至,偽相竊劉荊州之妻蔡氏,與之謀。”

“夜色漸深,燭火通明。”

“是時,天大暗,左右侍從於屋外聞聲而閉目,偽相者身長六尺,卻頗有嫪毐之相,其以謀蔡氏者或與之嫪毐謀趙姬同,夜色漸深,屋內聲而日濃,近乎於無。”

“左右聞細微之聲。”

“偽相言:“夫人可願助我謀之荊州?,若事成,則夫人與我共享極樂。”,左右聞之此音,而覺心中驚恐。”

“此人為蔡氏心腹,舊日卻承劉表恩情,是故仔細聞之,欲破二人之謀。”

“只聞蔡氏言:“君若不棄,妾自隨之。”,後屋內春聲依舊,似出水芙蓉。”

“良久,屋內聲漸歇。”

“侍從悄然至公子劉琮處,告之。”

“劉琮大怒,拔尖曰:曹賊者,安敢如此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