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衣帶詔(其三)(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修、袁基神色不變,只是說道:“當然是請尚書令匡扶社稷、力挽狂瀾,救大漢於危難之間。”
救大漢與為難之間?
盧植神色不變開口道:“如今我大漢有安國王坐鎮,哪裡來的危難?”
“你們二位莫要在此胡言亂語。”
雖然嘴上是這麼說著,但盧植卻沒有一絲一毫想要送客的打算,只是與楊修、袁基二人對視。
楊修莞爾一笑:“尚書令,你我之間,就不必說這些花招了。”
“我們奉天子詔令,以討不臣,安國王雖好,但如今卻病重,安國王世子即便是有心想要匡扶社稷,可身上卻並沒有一官半職。”
“於是,天子只能夠詔令我們來請先生了。”
盧植端著茶杯的手沒有顫抖,他抿了一口茶水後開口道:“奉天子詔令?”
“天子詔令如今在何處?”
楊修與袁基對視一眼,而後從袖子中拿出劉辯給他們的詔書,低聲說道:“尚書令,陛下衣帶血詔在此。”
“若爾還以為自己是大漢忠臣,便與我等一同討賊!”
衣帶血詔?
盧植神色一動,將那衣帶詔接過,而後仔細的看著上面所記載的文字,眼眸中帶著些震驚的神色。
這竟然真的是當今天子親筆所書?
略微沉吟後,盧植反問道:“不知天子欲討的賊是誰?”
再沒有得到這個確定的答案之前,盧植根本不敢接受這所謂的“衣帶詔”,他內心清楚,如果這衣帶詔的敵人是“陳氏”,那麼這所謂的“衣帶詔”就是一卷廢紙。
可若是這衣帶詔中的“賊”不是陳氏嘛
他倒不是不可以試一試。
楊修與袁基二人也明白盧植心中的憂慮,當即開口道:“自然是曹賊!”
他們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十分果斷的說出了曹操的名字。
盧植一聽這個賊是曹操,瞬間鬆了口氣。
對於他來說,曹操的勢力雖然龐大,但卻並沒有到了一種讓他也害怕的程度,他是誰?他是盧植,官任尚書檯令、位同丞相,與中樞府令、丞相併稱為三相的人。
曹操出身自曹氏、譙縣夏侯氏又能如何?
說句不好聽的,在盧植的眼裡,這兩個所謂的氏族不過是“螻蟻”罷了,也就是所謂的“新貴”,而盧植呢?盧植出身自“范陽盧氏”。
算是世代顯貴,早在始皇帝年間他的先祖便曾經擔任過十六卿之位,算是與官渡陳氏幾乎同一時間發家的氏族。
只是盧氏與陳氏不同,陳氏世代都有顯貴任三公之位,把控天下大勢近五百多年,而盧氏則是起起伏伏,一直到如今,但也算是名門望族了。
自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倒臺之後,天下間的氏族除卻陳氏外,就以范陽盧氏為首。
這個版本的盧氏可以說是原本“范陽盧氏”的加強版本了,因為原本的盧氏始祖便是“盧植”,而這個版本中,盧植的先祖則是已經名揚天下過。
而盧植自身也是極其爭氣,歷任四地郡守後,調為州牧,在輪值三州之後,進入到了朝堂,而後先為司空,後為司徒,再拜大將軍,後遷尚書檯令。
若是論朝堂之勢力、身份、資歷,除卻陳成己這個“安國王”之外,其餘人都要往後站一站,哪怕是陳朱樓來了也是如此。
當然了,更加令人忌憚的則是盧植是一個“大儒”。
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天下許多名士都是他的弟子,他最出名的一個弟子便是當今朝堂上最重要的輔國大臣之一,皇叔劉備,劉玄德!
而幽州邊境的“白馬名將”公孫瓚同樣是他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