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各懷心思(第2/4頁)
章節報錯
至於他是對是錯?這不重要。
對於劉辯來說,他想要成為當年武皇帝一樣的帝王,成為大漢史書中獨一份的帝王。
那麼,他說的就必須是對的,哪怕是錯的,下面的人也要先去做,實在是錯了,之後再說,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質疑他是錯的。
曹操、劉備自然也是感覺到了天子的這份情緒,所以他們在極力糾正。
可如今的天子正處於十五六歲的年紀,正處於一個堅持自我、叛逆的階段,兩人的勸告自然而然的被天子當做是誅心之言,當做是想要繼續掌控朝政的言論。
所以劉辯十分不喜。
但同樣的,天子太過於聰慧了,哪怕是不喜歡這樣的言論,他也會在劉備面前裝出一副我聽進去了的樣子,之後繼續我行我素。
劉備看著面前明顯有些走神的天子,神色中更是帶著些許的疲憊之色。
他開口道:“陛下,陛下?”
“臣說的您可是聽進去了?”
聽著劉備的喚聲,劉辯從思緒中抽出神來,看著劉備笑著開口:“皇叔所言,朕自然是聽進去了的。”
他只是說了這樣一句,便岔開話題說道:“皇叔,聽聞安國王世子的病好得差不多,要回來長安城了?”
陳朱樓去遊歷天下,尤其是跟在張角身邊這樣的事情,自然是不能被大部分人知道的,因此陳氏對外的說法是陳朱樓病重,所以回官渡城養病去了。
之後化名出官渡,跟在張角身旁。
連曹操、劉備都對此知道的不多,他們只是認為陳朱樓對大漢天子有些失望,所以藉著養病回了官渡而已。
此時天子詢問起來,劉備自然要為自己的好友遮掩一番:“回稟陛下,正是如此。”
他的眉宇中也是帶著三分期盼,陳朱樓的才華與能力他也是知道的,若是陳朱樓能夠回來,那麼大漢就多了幾分助力。
這動盪的時局,即便是劉備都覺著有些複雜了。
他感慨之餘,也遮掩了兩句:“安國王世子當年尚且年幼,離開了官渡之後身體便一直不怎麼好,這一年回了官渡後倒是養了回來。”
“如今安國王的身體不是很好,世子也只能回來了。”
天子並不在意陳朱樓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去的,他只是想要知道,陳朱樓到底是劉備還是曹操。
“依照皇叔以為,這位世子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天子對陳朱樓不是很瞭解,但他知道陳朱樓是劉備以及曹操的好友,三人當年在長安城也是頗有名氣。
能夠當朋友的人,多少是有些相似的吧?
天子這般猜測著。
而劉備的回答也沒有讓天子失望,他只是笑吟吟的開口說道:“陛下,您見了世子便知道了。”
“陳氏家主,歷來都是端莊君子為國為民之人。”
“東臨更是其中最有才華之者,文可比高皇帝之子房,武可比當年之淮陰侯。”
劉辯眉宇閃爍:“皇叔對此人竟然如此推崇?”
他大笑著:“那朕倒是真的想要見識見識了。”
二人又聊了幾句之後,劉備心裡想著尚書檯的政務,便提前離去了。
等劉備方才離去,劉辯的神色便瞬間陰沉了起來,他只是低聲問道:“今日皇叔為何重新提起來了當年的舊事?皇叔這幾日見了誰?”
身旁的常侍當即開口,將劉備與曹操的會面說了出來,之後更是小心翼翼的猜測:“許是太尉與皇叔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