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轟轟烈烈的故事前奏(第2/4頁)
章節報錯
董卓頷首:“見到過,都是一些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可憐人。”
他嗤笑一聲:“有些地方的朝廷說這些人是逆賊、妖人,可若是能夠活下去,誰願意去搞一些有的沒的呢?”
“安國王啊,您知道麼?”
董卓有些悲觀的詢問道:“其實那些民眾喝張角符水的時候知道,知道那些所謂的符沒有作用,甚至可能還有壞處,可那符水是熱的啊。”
“一碗熱水許就能救人性命。”
他拍了拍自己肥大的肚子:“有些時候,我也覺著自己也是一個權貴,何必去管那些人。”
“左右我董卓、我董卓的妹子、家人不會有什麼錯漏。”
說到這裡,院子中再次陷入了沉默當中。
董卓長舒一口氣,而後輕聲道:“陳相,今日董某說多了。”
“還請陳相不要怪罪。”
等到董卓離去之後,陳成己才是站在院子裡,而後閉上了眼睛,身旁的陳朱樓則是問道:“父親.”
陳成己擺了擺手。
“不必多說。”
“樹大根深之後就會開始腐朽,當年的邦周不也是這樣?”
“如今大漢已然傳承了四百餘年了,出現這樣的情況也算是正常。”
他眯著眼睛:“樓兒,你瞭解太平道麼?”
陳朱樓微微搖頭。
陳成己沉默了一小會兒之後,終究是開口道:“那,你想要了解太平道麼?”
他看著自己的兒子,輕聲問道:“或許,太平道能夠讓你看清楚自己的內心。”
陳朱樓站在那裡。
他與自己的父親不同。
陳成己已然有了自己的觀念,在當年被封為安國王后,他便在天下游歷,曾經見過張角、也見過太平道的人。
張角曾經說自己得南華老仙傳承的“太平要術”一書以治國安民這話,不算太假,但也算不得太真,畢竟這“太平要術”的確出自莊子,乃是當年莊子自己博覽群書後寫出的兩卷書籍。
一卷乃是自己的思想集大成的產物,另外一卷則是他閱覽拙身樓、咸陽學宮書籍後,又與當時的陳氏陳瞻多有溝通,記錄下來的一卷兵書。
當年莊子逝世之後,這兩卷書籍他並沒有傳授給自己的弟子,而是藏在了拙身樓當中。
那麼,拙身樓中的書籍是如何傳給張角的呢?
那要問一問當年外出遊歷的陳成己了。
陳成己的骨子裡是站在黔首這一邊的,因為他見過無數的苦難,並且真切的跟著張角走過些許天下。
而陳朱樓是不同的。
陳朱樓的骨子裡並不是“陳氏子弟”,而是“世家子弟”。
這也是許多如今陳氏子弟的毛病,他們雖然依舊覺著百姓才是重要的事情,但他們會將另外一個東西放在百姓之上,那就是“家族”。
是的。
漫長的五百年過去了,陳氏站在天下第一世家的位置上太過於久遠了。
陳氏的子弟們多少會產生一些細微的變化。
這也是當初為什麼陳氏先祖修建官渡城的時候,一定要將官渡城再次擴大的原因,他們想讓更多的百姓住進來,從而不斷地影響陳氏的子弟,讓陳氏子弟的心性不要發生太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