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自此之後,再無天命!(第2/4頁)
章節報錯
昆陽一戰勝利之後,此地便已經歸附於劉秀了,而劉秀則是在此地暫時建立了一個都城。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等到將天下徹底打下來,他們的都城還是長安。
但洛陽作為劉秀的龍起之地,大約摸會被稱之為“陪都”。
雙都城制度,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這並不算是什麼大事。
而今日的洛陽卻迎來了一位難得一見的客人,正是新朝皇帝身旁所侍奉的中樞府令,堂堂的內相——謝訣。
長秋宮
此地作為劉秀暫時的行宮,並不算十分華麗,反而十分尋常。
與當年劉邦建立長安城的原因不同,當年蕭何為劉邦建立長安城的目的是壓服六國的貴族,以讓他們知道“此乃大漢國都”,所以那個時候越豪華越好。
而如今劉秀所建立的行宮卻是越節儉越好,因為越是節儉,越能夠讓天下人覺著他有“文皇帝遺風”。
簡單來講,當初劉邦是個地痞流氓沒有什麼根基,所以要用“華麗”懾服眾人;而如今的劉秀則是富了百餘年的“皇十一代”,所以他要用節儉之風來吃當年孝景皇帝的遺產。
劉秀坐在高臺上,顯得十分平靜。
他看著面前的謝訣問道:“真是難得一見的客人,不知道謝府令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劉秀帶著些許無所謂的神色,他以為謝訣是來代表王莽斥責他的。
然而從謝訣口中說出的話卻讓他完全沒想到。
謝訣微微彎身行禮,將他與王莽商議出來的說辭全部說了出來,之後悄然看了一眼坐在一旁閉著眼睛的年輕人,心裡知道這位就是陳氏下一代的家主,如今的安國王世子。
當即心念急轉,添了幾句說辭,以引起陳沖的注意。
“若是如此,也可免動干戈,以令動盪多年的百姓們能夠再次迅速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這般是對百姓們最好的選擇。”
“還請陛下三思。”
陳沖睜開眼睛,看向了站在那裡的謝訣,眸子中劃過些許不屑之色,他明白謝訣說這話的意思。
無外乎是讓自己為劉秀施壓。
實際上,他太瞭解劉秀這個人了,即便是謝訣不說這話,不讓自己施壓,劉秀也絕對會照做的。
因為孝哀皇帝跟他有什麼關係?
劉秀在乎孝哀皇帝的死活麼?
不在乎。
孝慎皇帝?
或許以前年輕的時候在乎,但後來當孝慎皇帝將他逼出皇宮,為了孝哀皇帝以及敬慈皇后鋪路的時候,他對孝慎皇帝的父子之情就斷的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
劉秀十分平靜,在謝訣的話音落地後,他便直接作答。
“朕可以答應王莽的條件,甚至可以在即位之後,拜王莽為太師,在死後也給他一份哀榮。”
“但他也必須是要給朕一些東西作為交換。”
“給朕一些,朕想要的東西。”
謝訣猛地抬起頭,他看著劉秀帶著些許不可思議的神色:“還請陛下明示。”
劉秀站了起來,一步步的往臺下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很簡單。”
“王莽下罪己詔,闡明自己當年乃是“篡位”,此番禪讓乃是承繼天命,將劉氏皇命歸還。”
“若王莽答應,那麼朕可以指洛水而誓。”
“不止是朕此生絕不殺他,只要他不再違反漢法、不再與朕為敵,那麼朕便不許任何人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