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自此之後,再無天命!(第1/4頁)
章節報錯
始建國十一年。
昆陽大戰之後,王莽自覺已經沒有了天命,而失去了天命眷顧以及那面“銅鏡”的他,不過是普通人罷了。
他自己知道這一點,但是又十分懼怕。
懼怕自己會被劉秀所殺。
因此左右躊躇。
朝中的臣子們也看出來了王莽的猶豫,所以也在思考該怎麼給劉秀以及王莽、乃至於自己一個體面的結局。
這個問題的答案,中樞府令想到了。
先皇,也就是孝哀皇帝在位的時候,太后廢除了中樞府令這個位置。
但王莽登基之後,因為要研究銅鏡的緣故,所以朝廷上的許多政務便處理不及,因此再次設立了中樞府令這個位置。
而這個中樞府令則是從王莽小時候就跟在他身旁的人,對於王莽的心理也十分了解。
他甚至知道“銅鏡”以及天命的存在。
未央宮中
當王莽糾結猶豫的時候,這位名字叫做“謝訣”的中樞府令給王莽出了一個主意。
“陛下,何不開誠佈公的與那位弘農王談一談呢?”
“如今您失去了銅鏡,所以對皇位也沒有什麼留戀了,而弘農王則是得到了天命的眷顧以及陳氏的眷顧,這個時候說句不中聽的,他才是應該害怕的那一位。”
“魚死網破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只要我們能夠拿捏住他的心理,未嘗不能夠與之談判,不是麼?”
王莽挑了挑眉頭,看著謝訣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謝訣則是眉宇帶著笑意:“若是陛下遣人前去偷偷找這位弘農王談和,說是願意將皇位以及天下再次禪讓給他,但要求則是自己的安全,以及要求弘農王對您不再追究。”
“等到他即位之後,您自請去皇之帝位,去年號,還歸太師之位。”
“那位為了早日登基、也為了避免生靈塗炭,未免不會動了這樣的念頭。”
王莽皺眉:“他當真是會同意?”
“朕可是殺了他的弟弟。”
“他的父親也是.”
謝訣則是說到:“孝哀皇帝乃是年幼被廢棄之後,鬱鬱寡歡而死,這與您有什麼關係呢?您絕對不必為他的死亡而負責,說句不好聽的,若是孝哀皇帝沒有死,這皇位輪得到他弘農王麼?”
“至於孝慎皇帝,那是死於疾病,壽終正寢,與您何干?”
“若是您不放心,可以請這弘農王發下誓言。”
“若違背誓言,則被天命所棄。”
“您瞧如何?”
王莽聽著謝訣的話語陷入了沉默,他可恥的心動了。
“似乎有道理。”
他嘆了口氣:“只是朕登基這許多年,未曾有這樣一個可信任的心腹。”
王莽看著謝訣:“除卻你之外,還有誰能夠得到朕的信任呢?”
謝訣直接跪伏在地上,而後迎著王莽的目光說道:“陛下,奴婢願為您前往弘農王之地,與弘農王和談。”
他將頭上發冠放置在地面:“若事成,則奴婢繼續回來侍奉您,若事敗,奴婢定然自絕,不讓人知曉此事。”
王莽這才滿意的點頭,他看著謝訣嘆了口氣:“也幸虧了有你,否則這麼多年,朕該如何是好啊!”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