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沒有人在乎跟隨漢武帝回來的這兩個人,畢竟天子只是帶回來了兩個寵臣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江充更是有著合格的出身。

他出自博士宮,乃是當初在董仲舒座下聽其講學的博士之一。

這樣的人有什麼好在乎的?

不知道憑藉什麼東西得到了皇帝的寵愛罷了。

至於那個苗疆少年?

所有人落在那個苗疆少年身上的目光加在一起,還沒有落在江充一個人身上的目光一半多。

為什麼?

這苗疆少年在所有人的眼睛中就只有兩個作用、或者說兩個身份。

第一,皇帝的寵臣、因為苗疆的巫蠱之術得到了皇帝的喜愛,天子在求仙的過程中知道了他的身份,所以帶在身邊。

這種身份不必在乎。

因為群臣覺著皇帝至少還是有腦子的,這樣的一個人,左右不了朝政。

天子想要尋仙就讓他尋去吧。

朝堂上的事情再不濟還有太子、還有陳相在,天子尋仙的這幾年過程中,太子處理政務,大司馬、軍司馬、軍都尉、陳相四個人輔佐,不是也一點錯漏都沒有出現麼?

更何況還有從國子監、咸陽學宮、以及各地的學宮中所篩選出來的英才。

第二,皇帝的“寵臣”。

這個就更不值得奇怪了,反正會讓群臣們覺著更加的尋常。

為什麼?

因為老劉家好這一口那不是傳統麼?當年高皇帝身邊跟著不少這樣的少年,比如那個叫做籍孺的,而孝仁皇帝后來在周遊天下的時候,身邊雖然沒有短了嬌俏美人,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或是俊美、或是秀氣的少年跟在身邊。

文景二帝就更不必說了。

當年鄧通鑄造錢幣甚至是得到了文帝的許可,文帝甚至將一座銅礦賜予了鄧通,孝景皇帝身邊也不少這樣的寵臣,雖然沒有他的老爹離譜吧,但也是史書上有名字記錄在冊的。

所以大家看到這妖嬈而美豔的苗疆少年時候,除了感慨了一句“老劉家的男人,果然好這一口”之外,也沒什麼別的想法了。

事情的不對,是後宮中的衛子夫率先發現的。

太初十一年的時候,天子回到了長安城內,但回到了長安城內的天子卻沒有臨幸任何一個宮內的美人,甚至連平陽長公主送進宮中的美人都沒有見一面。

這是第一個不對勁兒。

第二個不對勁兒,每個月的十五乃是陰陽交合之日,天子無論是怎麼樣,這一天也一定是會來到椒房宮中的。

過去的幾十年中從未有任何的改變,而在天子回來的這一年,發生了改變。

天子依舊在未央宮中,而周身侍奉的內侍也都說天子與那苗疆少年“允”在宮中修行,並且不願意見外人。

衛子夫最開始擔憂的不過是那苗疆少年會壞了天子的身體,畢竟那個叫做“允”的少年身體著實是年少,看著也就是十五六歲的樣子。

可後來.

衛子夫漸漸的懷疑允以及江充在做一些什麼危及社稷安定的事情了。

椒房宮中

衛子夫神色較為嚴肅的看著劉據:“今日喚你前來,為的便是你父皇的事情。”

她吐了口濁氣,按著自己的心口,她的心臟在拼命的跳動著:“我總覺著有些不對,但是卻感覺不出來這些許的不對勁兒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