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得道矣(第3/4頁)
章節報錯
世上許多道理在總結出來的時候,都是十分淺顯易懂的。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後世中的一個公式。
&nc
這個公式中一個只有三個字母一個符號,一個數字,可其中的道理難道你能夠說十分簡單麼?
亦或者孟子所言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共只有八個字。
你能說這不是天下的至理麼?
墨子的思想到了最後也唯有“兼愛非攻尚賢”這六個字,伱能說墨家的思想十分簡單麼?
道家的政治思想總結起來更是隻有“無為而治”四個字。
簡單而又“凝練”的思想核心,便是最大的道理。
此時的陳彼在將所有的書籍都閱讀過後,心中便升騰起來了這些思路。
但腦海中的一切繁雜,卻沒有一個可以為“核心”的東西,這似乎是從陳氏的思想誕生之初就蘊含著的“錯漏”之處,陳彼想要修補,卻千難萬難,無有絲毫頭緒。
坐在那裡許久的陳彼卻恍然一笑,後將手中的書丟在一旁。
他的心亂了。
心亂如何悟道?
不如做一些尋常時候做的事情,將自己內心複雜而又動亂的情緒給規整,之後再次悟道。
後元八年,秋。
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城十分的肅穆,天子親自在城門口佇立,似乎在迎接什麼人一樣。
劉啟站在他的身邊,陳拓等諸多大臣也都是眉宇慎重。
一輛車馬緩緩而來簡單而又樸素,但這其上的人卻是一點都不簡單。
太上皇劉盈!
當車馬來到長安城的時候,劉盈卻未曾下車,只是聲音虛弱的說道:“恆弟,你上來吧,我有些許話與你說。”
劉恆沒有感覺憤怒,反而是十分順從的上了車馬。
此時,劉盈半躺在車馬上,神色虛弱。
他很平靜的說道:“朕緊趕慢趕,總算是在臨死之前回到了長安城中,能夠見到你與母后最後一面。”
劉盈微微嘆氣:“你這些年做的很好,朕在外遊歷的時候,總是聽聞別人誇耀天子的“功德”,在八年的時間內,天下黔首真正的恢復了和平而又安定的生活。”
“你是最好的皇帝。”
他輕咳一聲:“我與父皇當年的賭,看來是我贏了。”
唯有劉盈、劉恆、以及故去的高皇帝才知道,那一封“天子詔書”到底是怎麼來的。
就連陳氏也不清楚其中的事情。
當年,劉邦找來劉盈,給了劉盈一把劍,非常認真的告訴他,劉恆有了陳氏的支援,便是他未來的敵人,只要他如今殺了劉恆便不會再有什麼阻礙。
即便是殺了劉恆之後,陳氏會鬧了,這其中的後果劉邦也為他擔著。
可劉盈沒有動手,反而準備自刎。
最後的最後,在思考之下,劉邦與劉盈立下賭約。
他們的賭約內容即便是劉恆都不知道,因為當時只有劉邦與劉盈兩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