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得道矣(第1/4頁)
章節報錯
“所以,從未有人知道天子想要給梁王什麼地方作為封地,只能夠依照常理推測為天子未曾登基時候的“代國”為封地。”
陳拓抬起頭,神色慎重的說道:“可若這一切都不過是天子刻意放出的流言呢?”
“依照臣如今看來,天子大機率從未曾真正的要將“代國”交給梁王,畢竟此乃王興之地,天子這幾年的動作也大多數可以佐證這一點。”
他反問劉啟道:“您可曾聽說過,天子派出什麼人前往代國擔任國相麼?”
“您可曾聽說過,代國如今的情形麼?”
劉啟愕然。
他竟絲毫沒有關注過這一點,只是隱約聽說原本的“代國”,他父親的龍興之地,此時好似是不成國、由幾位郡守治理,此時直接受令於朝堂。
劉啟的眼睛中閃過一絲的駭然,他明白了陳拓話語中的意思,甚至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深意”。
“父皇竟然從這麼早,就已經開始準備著要削藩了麼?”
他整個人的臉頰上都充斥著不可置信的神色,若是按照陳拓的推斷,至少在六七年前,他父親剛才登基的時候,削藩的打算就已經盤亙在他父皇心中了。
陳拓只是幽幽的嘆氣:“或許,比我們下官想的都要更早才對。”
此時的陳拓並不願意去猜測劉恆的諸多想法,他只是看著劉啟說道:“所以,如今的殿下不必擔心什麼,若是臣所預料的不錯,今時梁國內,梁王、國相、甚至是太傅等人都在接受陛下的詔書才對。”
詔書?
劉啟看向陳拓,好似猜到了什麼。
“詔書中,是否有誇耀梁王、安撫梁王的說辭?”
陳拓點頭,又微微搖頭:“我不清楚,但左右陛下大抵不會將事情做的那麼直接,詔書中應當只有安撫梁王的說辭,至於誇耀,很有可能出自皇后的“旨意”。”
劉啟嘆了口氣:“原來如此。”
他不再糾結他父親和母親所說所做的事情了,反而是將心思全然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
如朝廷政務,如.收攏勢力!
時至今日,京都之中已經沒有他的敵人了。
東宮大勢已成。
梁國
一如同陳拓所預料的,此時繡衣使者以及內侍正站在梁王身旁,兩人各自有旨意轉交梁王。
天子詔書中所書的也正如陳拓所想的那樣,是安撫梁王,讓其不要害怕、不要憂慮,此乃制衡陳氏的詔書,並且表示讓他好好的聽國相、太傅之言。
表明自己雖然找了一個陳氏的人為他的國相,但這是慣例,並不是為難。
即便是有慣例在,他也是為劉武找了一個較為“正直”的陳氏中人,這位新的國相不會成為他的人,但是也絕對不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而來自皇后的詔書則是複雜了許多。
竇漪房在詔書中詳細的解釋了為何天子要懲處他,也解釋了什麼叫做“朝廷”的立場,更加為自己這個愚蠢的兒子解釋了儒家和他到底是哪一點做錯了。
她在詔書中安撫劉武,表明天子已經被自己說通了,之後的事情需要時間慢慢來緩解。
表明天子也有意讓他成為皇太弟,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看著他對太子動手,但他這次犯下的錯漏太大了,被陳氏中人抓住了把柄,藉此直接讓天子改變了他的封地。
梁王會相信這種解釋的言論麼?
會。
並且十分感動。
劉武看著手中的詔書,眉宇中帶著些許的感動之色,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竟然為自己謀算的這麼深淵,簡直是令人覺著感動。
而就在劉武感動的時候,一個讓他想不到的人也同樣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