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青史昭昭【二更,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明年秋,伐魏。
當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子楚猛的鬆了口氣,依靠在身後的憑几之上,臉上帶著些許的睏倦:“能夠得到老師的支援,這場戰爭也定能打起來了。”
他看著陳鱸,輕聲說道:“老師,如今韓趙的土地已經併入我秦國的領土中,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領土上的黔首呢?”
子楚沉默了許久,終究還是將自己心中的那個疑難問了出來:“老師應當知道,秦國立國之策士“軍功爵位”制度。”
“隨著軍功一同許諾出來的,不僅僅是爵位和金銀,還有更加重要的東西。”
“土地。”
子楚長長的吐了口氣,而後說到:“老師啊,天下的土地雖然數不勝數,可軍功卻更是多,若是按照軍功制度將許諾的土地一一給了他們,那天下的土地很快就不夠後來者分了。”
“可若是不按照軍功制度的許諾”
子楚神色陰沉:“那便是秦國自毀根基了。”
他閉上眼睛:“當從父王的手中接過這個國度的時候,我方才知道,原來秦國看似勢如破竹,實則內裡已經陷入瞭如此巨大的困難。”
是的。
軍功爵位制度並不是一把非常好用,且對自身沒有任何傷害的利劍。或者說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這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制度。
秦國為何二世而亡?
秦的法律嚴苛是一方面的原因,軍功爵位制度已經沒有前路了也是一個原因,土地的事情更是其中一個重量級的原因。
當然,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不只如此,甚至還有許多更重要的
陳鱸輕聲嘆了口氣,他發現自己自從開始出仕後,就一直嘆氣,總感覺心態都要被朝廷的事務給搞的老態了。
他的思緒開始漂浮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
以往在山野之間的時候多麼幸福呢?這便是老師雖然答應了曾大父前往咸陽學宮任教,但只教授了幾年的時間便再次回到山野的原因麼?
“老師?老師?”
子楚看著眼前出神的陳鱸,無奈的呼喊了兩聲,他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老師聊著聊著就開始走神的事情了。
陳鱸也是習以為常的從自己弟子的呼喚中回過神來,看著子楚道:“土地的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今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
他沉吟片刻後道:“但對於韓趙兩地的黔首,我倒是有些許想法。”
陳鱸看著子楚說道:“韓趙兩地的黔首既然已經滅國,那麼自然當成為秦國之人,商君所說的“路引”等物他們也應當有了。”
“而有了“路引”之後,便逐步的開始限制他們的遷徙。”
“若想要居家而前往另外一個城市,便需要得到當地城市“縣令”亦或者“郡守”的批文——當然了,不至於是縣令或郡守親自批文,而是設立某個部門去做。”
“只是以縣令或郡守的名義去做。”
陳鱸緊接著說道:“繼而便是土地的事情了,或許秦內部的貴族世家不容易動,但這兩地的貴族們與秦國何干呢?”
“以前兩國奢靡,許多黔首恐怕是備受兩地的貴族壓迫,我們便可以打著“為黔首做主”的名頭去將兩地貴族手中的土地收回來。”
“而這一部分土地朝廷必須緊緊的把控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