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賭”【二更,求訂閱】(第3/3頁)
章節報錯
陳昭眯著眼睛,嘿嘿一笑說道:“哪一位公子?”
“是一位被“流放”到趙國為質子的公子,那位公子並不受到如今太子的喜愛,但也稱不上是厭惡。”
他打了個哈欠說道:“挑選那位公子,既不會令王上太過於緊張,也不會導致最後陳氏竹籃打水一場空。”
陳肅微微挑眉:“您是說,公子異人?”
是的,公子異人。
昭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81年)誕生於咸陽城,但因為並不受到太子的喜愛,所以在趙國提出想要交換“質子”的時候,不管是太子還是嬴稷都沒有絲毫猶豫的同意了。
當然了,在這件事情上,嬴異人或許是真的會感謝自己的父親和大父的。
因為他也想要去趙國。
他明確的知道,自己這種不受到寵愛的孩子,想要博得一番成就,甚至是成為秦王的話,就必須是有足夠耀眼的成績,在咸陽城他什麼都做不到的。
但前往趙國,他至少有一線機會。
這位公子自昭襄王三十年六歲的時候前往趙國為質子,如今已經有足足六年的時間了。
一個六歲的孩子在異國他鄉,雖然趙國因為畏懼秦國的國力不敢對這個孩子虐待,但他過得也絕對不會是什麼好日子。
陳昭相信,唯有這樣的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成為“王”。
他看著陳肅說道:“且,等到公子異人回來的時候,他就與王上有了共同的經歷——“在趙國為質子”。”
陳昭笑著:“這便是他最大的依仗。”
“王上不是會被感情左右的人,但往往這種人才會被細微的“懷念”給影響到。”
陳肅點頭:“父親說得對,但問題是,如今公子異人遠在邯鄲,我們該如何才能夠下注?”
陳昭微微一笑:“你的三爺爺不是正在邯鄲城麼?”
是的,陳安還活著,而且在邯鄲城還活的風生水起.
這是陳氏如今輩分最高的長輩了。
他已然七十三歲了。
昭襄王三十六年的秋天很快來臨。
趙國國內的饑荒、蝗災、旱災越發的嚴重了,又因為之前連年的戰爭導致糧食的缺乏,趙國國內的普通黔首幾乎要餓死了。
於是,昭襄王三十六年的秋天,信平君廉頗做了一個決定。
他向趙王請戰,徵韓。
他要用韓的糧食,來養活趙國的黔首們。
在聽聞這個訊息的時候,藺相如跑到了廉頗的家中詢問他為何要這樣,因為想要用韓的糧食養活趙國的黔首,那就必須對韓見城屠城,這樣才能掠奪足夠的糧食。
這會讓廉頗的聲名徹底敗壞。
而這位高高在上的、本應該不在乎黔首的貴族卻第一次對一直瞧不上的“黔首”出身的國相露出微笑。
他的答案很簡單。
“先王以恩待我,我必不負先王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