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謀人【二合一,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尤其是秦國。
章臺宮
嬴稷、白起、陳昭三個人坐在大殿的中央,他們的的面前有一副巨大的堪輿圖,這其上是如今天下七國的形勢。
“你們覺得,趙國和魏國之間,誰能夠獲得勝利呢?”
白起不善言辭,他只是沉默的坐在那裡看著堪輿圖,心中在分析著嬴稷提出來的問題,反而是陳昭顯得十分的輕鬆愉快,他看著嬴稷說道:“無論誰贏,對秦國都是一件好事不是麼?”
“最要緊的是讓他們兩敗俱傷。”
“也唯有這種情況,才是對秦國最好的。”
白起慢吞吞的點了點頭,他的想法與陳昭不約而同:“陳相說的有道理,就算兩國之間的勢力懸殊,但不是還有公子子楚出手麼?”
他的眉宇中帶著幾分笑意:“雖然不知道子楚公子想要用什麼辦法實現它的謀劃,但只要是對趙國動手腳,無外乎是那幾種計策,管用就好了。”
嬴稷笑著搖頭,他問出了自己心中真的想問的問題:“那你們兩位覺著,公子傒以及公子子楚兩人,誰更適合當大柱的太子啊?”
這才是嬴稷想要詢問的問題。
白起瞬間沉默了,臉上的神色迅速變得僵硬起來,他就應該知道王上這次絕對不會是沒有什麼事情就把他叫過來的,更不會僅僅是因為“魏國和趙國間的戰爭”而同時喊他和陳昭來。
陳昭反而是比白起多了幾分坦誠和淡然:“無論是於公於私,臣都覺著是公子子楚做的更好。”
他抬起頭,正視著嬴稷的眼眸:“公子傒是從魏國入手,想要離間魏王與信陵君之間的關係,但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失敗了。”
陳昭嘴角勾勒起一個笑容:“或者說,公子傒從選擇魏國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失敗了,因為魏王不敢在這個時候懷疑信陵君,或者說他敢懷疑信陵君,但卻不能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動手。”
“倒是公子子楚的選擇十分正確。”
“趙王對廉頗的不滿早已經是滿朝文武皆知了,而廉頗因為生性高傲所以對一般的奸佞之臣更是不屑一顧,所以想要挑撥離間趙王與廉頗之間的感情,從而使趙國元氣大傷,這是可能的。”
嬴稷微微挑眉:“這是於公?”
陳昭點頭:“不錯,這是於公。”
嬴稷笑著盤腿坐在兩人的面前,端起面前的酒爵一飲而盡,之後才說道:“那麼於私呢?”
陳昭嘿嘿一笑:“雖然我猜到了公子子楚的私心,但此時卻並不適合告訴王上,畢竟這是子楚公子為王上準備的驚喜。”
“臣也是之前突然靈光一閃,這才是猜到了子楚公子到底想要做什麼的。”
子楚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別說嬴稷了,白起都有些好奇了。
但他也知道這個時候不適合問,沒見到王上問了都被禮貌性的“委婉拒絕告知”了麼?
若是他問了,無論問得到問不到都是一個問題。
如果問到了的話,豈不是說明他的面子比秦王還要大?畢竟就連秦王詢問,陳昭都沒有說。
如果問不到,其實兩個人之間會有些尷尬?
要知道,有些矛盾就是因為最初的尷尬而開始的。
白起並不想得罪這位右相。
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他想要安安穩穩的離開這個世界,安安穩穩的活到他撐不住死了的那一天,能活著為什麼要死?哪怕是苟且偷生,那也是活著
嬴稷卻並不在意,坐在那裡微微眯著眼睛開始思考。
子楚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這一點,不僅僅是嬴稷猜不到,就連奉了子楚的命令辦事情的呂不韋也猜不到。
昭襄王四十七年的冬天,當戰爭進入到白熱化的時候,趙王發怒了。
他連下三道詔書斥責廉頗,說廉頗辜負了他的信任,只知道一味的防守而不知道進攻,這才導致瞭如今趙國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
在斥責了廉頗之後,趙王決定聽從自己寵臣的建議,任用一直在邊疆抵禦匈奴,所以名聲一直不顯眼的“李牧”為將,替換掉了旁人眼睛中已經失去“銳氣”的廉頗。
知道這個訊息的李牧本人也是十分驚訝,他沒有想到趙王竟然能夠看到他
於是,這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將軍便千里迢迢從邊疆趕到了戰場上,他替代了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