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微微點頭,這是他來之前才收到的訊息,也正是因為收到了這個訊息,所以他才會前來面見陳守。

“是的,今日見過太師後,我便要入宮見王上了。”

陳守看著田文輕聲道:“去吧。”

“見過王上後,再見陳氏。”

陳守所說的不是見他,而是見“陳氏”,這話裡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若是嬴稷留下了田文,那麼陳氏也會選擇“護佑”田氏。

或者說,預設田氏的進入。

有些時候,田氏並不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庇佑者”,因為田氏本身的勢力就很強,它需要的是一個“預設”,或者叫做“通關文牒”。

時間匆匆如水一般流逝,孟嘗君來到了秦國,並且與太師陳守詳談的事情就傳了出來。

而一些訊息較為靈通的人也是知道了孟嘗君對陳氏以及對范雎的態度。

這讓那些人十分困惑。

為何不先見國相范雎,而是先見了太師陳守?

孟嘗君想做什麼?

這一點,暫時無人知。

眾人知道的是,在見完了陳守後,孟嘗君於當夜入宮面見秦王。

其具體與秦王聊了什麼,誰都不知情,眾人知道的僅僅是孟嘗君入宮後,與當年的商君見秦孝公一樣,在宮中呆了足足三日,等出宮的時候,秦王的詔書便下達了。

天下賢才心心念唸的秦國右相之位,已經有了歸屬。

齊孟嘗君,田文。

官渡

祠堂內。

煙火氣不斷的瀰漫在這小小的祠堂中,如今已經四歲能夠走路、會說話了的小小少年坐在祠堂裡。

他被關了禁閉。

圓嘟嘟的臉上明顯帶著不服氣,小孩子還在嘟囔道:“為什麼要關著我?難道我反抗還有錯麼?”

他是陳慎被過繼給陳瞻的那個孩子。

如今也已經是這個年歲了。

秦國與趙國的邊界處。

五國與秦國的戰爭發生在塗水之畔,主戰場是趙國,原本這種情況下,身為趙國主將的“廉頗”應當成為盟軍主帥的,但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趙國主動退卻了,於是盟軍的主帥成了燕國的樂毅。

主將成了樂毅之後,他自然不能偏袒燕國計程車卒們了,甚至還需要讓燕國計程車卒們更勇猛、更加不畏懼生死才可以。

有危險的事情,一定是燕國計程車兵們身先士卒。

因為樂毅要證明自己沒有偏袒任何人。

或許趙國是因為這樣子的原因退卻的吧,歷史中研究這一戰的人並不多。

這並不意味著這一場戰爭在整個“戰國”時期不重要了,恰恰相反,這一次的戰爭可以說是戰國時期僅次於“武城血戰”的戰役了。

因為這是“戰國鉅變”的兩個重要節點之一。

研究這一場戰役的人之所以很少,是因為這一場戰役沒有什麼可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