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青州刺史部 第七章:泰山有個昌霸(第1/3頁)
章節報錯
“咳、咳!”
典韋一聲輕咳,顯得有點喘急。太史慈正欲問他怎樣,耳邊只聽旁邊帳內傳來一聲輕叱,叫道:“此事斷斷不可,你不需再提!”太史慈聽到這聲,臉色一變,不由住步。再一聽,又有一道聲音響起:“這……大公子,這件事情事關重大,大公子若不能答應,諾只能擅自做主了。就算是事後大公子你要責罰,諾願領就是。只是這次,諾既然答應他要為他力爭一番,便不能不違背大公子你的意思……”
“是陳諾!”
太史慈身子一動,眼睛連轉著:“陳將軍他為了我的這件事情,居然不惜跟袁譚鬧翻!”太史慈心下一動,那帳內又有一道呵斥聲響起:“陳諾,我可明白的告訴你,這件事情,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你若再提,可別怪我袁譚不客氣了!”太史慈雖在帳外,卻也能感受得到帳內僵硬的氣氛,又是一愣,心下歉疚:“哎,陳將軍他為了我的這件事情不惜冒死向袁譚求情……這,我沒聽到則罷了,如今聽到不能不理!”
太史慈眼睛電轉,思謀既定,就要長身入帳,自請袁譚發兵。“咳、咳~”典韋在旁邊連忙又是一咳,拉住太史慈的手臂,將他拖到旁邊拐帳處,連連道:“這是袁譚的中軍大帳,我怎麼一時糊塗就把你帶到這裡來了?剛才我若不阻止你,只怕你就要硬闖入帳了吧?哎,既然將軍已經在為你求情,你又何必枉自去插一手,這要是幫忙不成反倒成了倒忙,到時豈不連累將軍?”
太史慈神色一凝,看了典韋一眼,說道:“典將軍所言在理,是慈魯莽了。只是,若因為這件事情傷害到陳將軍,那不請也罷!”典韋連忙道:“陳將軍自請發兵往北海救孔融,這是大事,難免先要為子義你向袁將軍請示一番,這袁將軍一時想不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想來,袁將軍多有依仗將軍的地方,他是不可能為此翻臉的,頂多也就是囉嗦兩句,最後總是要成的。”太史慈看了典韋一眼,輕嘆一聲:“但願如此!”又想到一時,問道:“對了,剛才慈見典將軍你接連兩聲咳嗽,不是身體不舒服吧?”
“咳、咳!”被太史慈一問,典韋心虛,臉色頓時憋紅了一片,又趕緊以咳嗽打掩護:“沒,沒事。”太史慈也不在心,只道:“這營內內外典將軍既然也已經陪我逛了一番,我看再走下去也沒有意思了,不如這且回帳等陳將軍訊息吧。”“使得使得!”典韋說著,陪著太史慈往回趕去。臨走前,又偷偷望了袁譚所處的大帳一眼。
大帳內……
陳諾聽到外面咳嗽之聲落下,臉色也跟著一鬆,向袁譚道:“這個……我不就是答應別人想要到泰山旅旅遊,順便將我身上的這幅重擔子給卸下,讓還督軍印綬嘛,顯思你不同意也就罷了,何必要動這麼大陣仗吧?好了好了,我取消計劃就是了,這督軍我還繼續當著,這總行吧?”袁譚一聽,臉色稍霽,聲音緩和下來:“咳咳,這個,然之啊,你擔任督軍還沒有一個月,突然就要向我請辭,這叫我一時哪裡接受得了啊?還有,你那什麼朋友,居然讓你去泰山踏青,他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居然想得出來?泰山,那什麼地方?那邊山賊一窩,聽說最大的一股山賊頭子叫昌霸,他手上可是有幾萬的人馬,你這過去要是落在他的手上那不是自找苦吃麼?”
陳諾連連點頭:“是是,是諾想得糊塗了,回去我找那被驢踢的朋友,我要問他為什麼給我出這個騷主意,害得我差點被顯思不客氣了!”袁譚一愣,微微一想,心裡也怪自己剛才太過犯衝了,趕緊拉著陳諾的手道:“然之兄,這件事情也是我不好,是我太武斷了,居然沒有顧慮到你的感受,還直呼你姓名,說出些威脅的話來,實在是有傷陳將軍你的赤子之心了。這裡,譚向然之兄你陪不是了。”
袁譚承認錯誤的態度倒是很中肯,說完便立即兩袖一攏,拱手向陳諾拜伏。陳諾連忙托起他雙臂,說道:“顯思嚴重了,其實這件事情是我沒有考慮周全,怪也只能怪我。不過,我還真的有一件事情要向顯思你請求,還望顯思你能夠成全。”
袁譚說道:“只要不是然之你向我辭官,別的都好說。”
陳諾嘿嘿一笑,說道:“這倒不是。想必黃巾圍攻北海的事情顯思你也應該聽說了吧?”看到陳諾那副嘴臉,袁譚心裡咯噔一跳,直視著他:“聽說了呀!可是平原剛剛拿下,然之你就思謀到那裡去了,是不是早了些?這樣根基只怕不穩固吧?再者說,我們與北海之間還隔著一個濟南國,一個齊國。濟南國倒是沒有什麼阻礙,倒是那齊國有田楷鎮守,我們若是不能先將這兩個地方給料理了,現在就將手伸到北海蹚北海渾水,只怕是不妥吧?誠然,這北海現下大亂著,若能趁機發兵,也必能起到趁火打劫的作用,可是……”
“這個……”
陳諾連忙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沒想到顯思你心思如此縝密,連這些都想到了,實在佩服。只是顯思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之所以提出北海來,不是想要趁火打劫的意思,而是……”袁譚眼睛一轉,立即問道:“然之你的意思,莫非是想發兵增援北海?”陳諾一點頭:“是!”袁譚卻是沉吟起來,轉而說道:“平原未定,此時發兵增援北海只怕不妥吧?”
陳諾說道:“如今平原首府已在顯思之手,而單經又舉部投誠,平原雖然仍有幾座城池不在顯思手裡,但於大局無礙。更何況,我去增援北海不會帶太多兵馬,其餘人馬會留下來幫助顯思你穩定平原局勢。”袁譚搖了搖頭,說道:“既然要增援孔北海,一點人馬哪裡可以?這些且不說,關鍵的是……我先前也已經提到了,你若救北海,則不需經過齊國,田楷他會放行嗎?”陳諾一笑:“這點顯思不必擔心,有句話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去北海也並非一條路,大不了我繞道多走兩步就是了。至於人馬的問題,還是那句老話,貴精不貴多,想來以我五百精騎,便算是面對他數萬的黃巾小賊,也自足矣!”
袁譚一點頭:“這點我倒是相信然之,然之曾在修縣時以千破黃巾賊數萬,譚也是耳聞的。不過,這件事情做起來畢竟太多冒險,然之你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陳諾哈哈一笑:“我就知道顯思你要來問,這樣說吧,我救北海,不過是為顯思你結一善緣罷了。想來,這孔北海別的本事沒有,卻是有個好身世,自詡乃聖人之後,在這點上已經佔了不少先機,若能結好於他,於顯思你將來也是大有益處的。當然,若就戰略上來說,結好他乃是‘遠交近攻’之策,想來我等現下的目的是在齊國,去北海遠矣,若能在攻打齊國時,而不讓北海相助於他,甚至在它後面暗捅一刀,顯思你說,這於我們有沒有利?”
袁譚聽來,眼睛一亮:“好個結一善緣,好個遠交近攻!然之你之謀遠矣,譚所不及也!”
“那麼這發兵北海一事……”
“準了!”
從袁譚這裡出帳,陳諾輕吐了一口氣,回了自個大帳,並立馬讓人傳太史慈來見。太史慈這次看到陳諾眼睛都不一眼了,內心裡也是充滿了感激之情,一進帳來,立馬向著陳諾拜伏:“陳將軍,想不到你能為我這一外人做了這麼多,慈,慈實在無以為報。此事後,當任由將軍驅使,慈絕無悔心,只是援兵一事……”
陳諾偷偷打量了典韋一眼,典韋對他一眨眼睛,表示事情已經辦成。陳諾嘿嘿一笑,心裡道:“看來這典韋一點也不笨嘛,事情辦得妥妥帖帖的。我先讓他陪太史慈到帳下吃飯,又在飯後故意讓他引他到袁譚帳外,以一聲咳嗽表示人帶到,我聽到後也就明白該怎麼說了。我這時,故意說些大義凜然的話給袁譚聽,也同時說給太史慈聽,讓太史慈知道此事不是容易辦成。接著,又以一聲咳嗽,表示他們已經走了,我就可以收場了。看典韋如今表情,還有太史慈言此刻的語氣,看來我為他‘力爭’發兵,不惜觸怒袁譚,倒是真的起到效果,打動了太史慈。”
“呵呵,好好,我要的就是這一效果。想來我若是得了他一個‘承諾’後便立即答應了此事,就算幫了他,他也勢必會有另一想法,以為我發兵目的不良,他也必對我暗地裡嗤之以鼻。而我到時雖然是將他留下了,想必他也必是心不甘情不願,如此,豈不是如徐庶進曹營麼?但若把這件事本來簡單的事情,故意讓太史慈知道得來不易,那麼他也必珍惜,如此也就心甘情願的屈從於我,如眼前這般效果。哈哈,妙哉妙哉!”
陳諾思緒轉的飛快,就在這麼一電轉之間想了這麼多,卻完全忘記回答太史慈的話了。
倒是太史慈,他見陳諾不語,以為事情沒有辦妥,卻也一點沒有怪他的意思,反而立馬說道:“這件事情將軍既然已經努力了,也就兌現了與慈先前的諾言。既然事不成,慈也不怨將軍,慈……”
陳諾回過神來,立即打斷他的話,說道:“這個,這件事情雖然其中頗有波折,不過袁將軍已經同意了,這兩日就可發兵,壯士你不必擔心。”其實太史慈先前不經意間聽了陳諾在帳中與袁譚的一番爭執後,心裡也已經掀起了波瀾,越想這件事情越是糟糕。雖然外間傳言此次取青州督軍是陳諾,兵馬都歸他掌管,不過,在陳諾之上畢竟還有一個袁譚。而要是袁譚不同意,只怕陳諾也沒有辦法,畢竟袁譚是袁紹長子,陳諾再大膽也不敢得罪袁紹。本來,他的心在那一刻都已經死了,沒有抱多大希望了。然而,此時聽陳諾說出這句,以為自己聽錯了,趕緊抬起頭來,看了陳諾一眼。見陳諾上前來伸手扶他,與他對視一個眼神,分明讓他放心,太史慈方才醒悟過來,連忙拜謝。
陳諾撫慰了太史慈兩句,轉而看向典韋,那典韋伸手撓了撓腦袋,也是心裡開心。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不對勁:“我與主公合夥演了這出戏,雖然目的純良,可我總覺得這樣不好。我……我是不是被人給帶壞了?我什麼時候也學會坑人了?”同情的看了太史慈一眼,眨巴眨巴眼睛,撓著腦袋就是想不清楚。
兩天後,陳諾這邊處理好一些瑣碎之事,留下潘璋、朱靈、張晟、徐榮等輔佐趙雪守衛平原,他則獨自領了五百騎,帶上典韋、高順,並太史慈,一道望著北海發兵了。
在路上不止兩日,過了濟南國,進入泰山。
這裡,連綿多山路,樹木遮天蔽日,怪不得隱藏了一股股的山賊。陳諾這一路上,還沒有深入呢,已經遇到了十數夥山賊了。不過,這些山賊大多不過百把人,看到陳諾等人的陣容,哪裡還敢打劫,早已跑的沒蹤影了。就算是有那麼幾個不懂事的,仗著手上有個兩三百的嘍囉,依著山勢險峻想要阻攔陳諾一把,到底被陳諾一陣轟擊,打的隊形不整,滿山的跑了。
陳諾,當然不會去追他們。他們的步伐,堅定的朝著北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