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華清宮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驪山雪夜:地脈龍首的嗚咽
天寶十五載正月廿三,驪山的雪片如羯鼓碎玉,砸在華清宮的飛簷上。夜羅伽的赤金戰甲沾著潼關戰場的血霜,共生之劍的劍穗掃過“九龍湯”池沿時,漢白玉上“胡漢同浴”的雙文刻痕突然亮起——那是開元年間玄宗與楊貴妃命人所刻,粟特工匠用波斯赤晶鑲嵌翼獅,漢族匠人以青銅鑄刻麒麟,此刻在狼毒霧氣中泛著病弱的光。
“聖女大人,血月教在湯池底鑿通地火逆脈!”羽林軍校尉陳玄禮的甲葉間漏出硫磺氣息,他指向池水中翻湧的紫黑泡沫,“他們要引黃河水倒灌昭陵,用唐太宗的‘胡漢合流’地火,祭獻安祿山的狼首詛咒。”
夜羅伽的星芒印記貼著池壁,刺骨的陰寒順著指尖蔓延——地火脈的熱流正被驪山地宮的邪陣抽調,她清晰感知到昭陵方向的震顫,那裡沉睡著貞觀年間胡漢將領共鑄的守護靈柩,此刻正被狼毒侵蝕。池水中突然浮現幻象:安祿山的狼首旗在昭陵頂空盤旋,旗上“純血淨化”的粟特文與漢字,正剝落著太宗手書的“胡漢一家”碑刻。
二、潼關劍影:太初九劍的共鳴
同日申時,潼關城頭的徐驚鴻將“遺珠”短劍插入“太初九劍”劍陣中心。九柄唐刀按北斗方位矗立,刀身上分別刻著貞觀年間胡漢將領的名字:契苾何力的突厥狼首、郭子儀的漢家雲雷、安祿山早年的粟特翼獅——此刻刀芒交映,在雪空中顯化出太宗騎馬像,左手持漢家玄甲,右手握突厥彎刀。
“報!華清宮地火脈告急!”斥候的馬蹄踢起潼關積雪,“血月教用胡漢混血兒的血,啟用了安祿山埋在驪山地宮的‘純血之龍’!”
徐驚鴻的麒麟玉佩突然發燙,劍穗劃出《太初劍譜》第十二式“萬邦歸一”,九柄唐刀同時發出龍吟,刀風所過之處,黃河渡口的“胡漢共飲”井臺、長安西市的“胡漢同光”碑、河陰甜水井的雙生圖騰依次顯形,連成橫跨關中的地火守護鏈。他望向驪山方向,彷彿看見夜羅伽在九龍湯孤軍奮戰,星芒印記與池水的雙生圖騰正在共振。
三、九龍湯驚變:溫泉與狼毒的絞殺
華清宮的九龍湯內,血月教長老正在祭壇上傾倒混血兒的血,狼毒草汁與溫泉地火碰撞,騰起紫黑毒霧。夜羅伽的共生之劍突然發出清越的鳴響,劍身上的“胡漢同光”紋與池沿的雙生圖騰共鳴,竟在毒霧中顯化出開元盛世的幻象:
楊貴妃在粟特樂師的琵琶聲中跳胡旋舞,裙裾上的翼獅紋與雲雷紋交相輝映;
安祿山早年作為粟特商隊首領,曾在九龍湯畔向玄宗獻上波斯赤晶,劍鞘上刻著“胡漢共榮”的雙文;
去年冬至,長安胡商與漢民共守湯池,用琉璃燈與孔明燈組成雙生圖騰,抵禦血月教的第一次偷襲。
“他們玷汙的不是溫泉,是胡漢共融的初心!”夜羅伽的聲音混著池水的轟鳴,震落祭壇頂端的狼首旗,“唐太宗的昭陵裡,埋著突厥將軍的佩刀、漢家謀士的羽扇,這才是盛唐的根基!”
陳玄禮趁機將河陰甜水井的聖水潑向祭壇,泉水與溫泉交融的剎那,池底顯露出玄宗當年埋下的雙生金鑰——一半是漢家玉璜,刻著“海納百川”;一半是粟特銀璋,刻著“萬邦來朝”。
四、昭陵英魂:貞觀地火的覺醒
當血月教的邪陣即將成型,昭陵的神道突然傳來萬馬奔騰的轟鳴。郭子儀的大軍與回紇騎兵並肩而至,馬蹄踏碎的雪粒中,貞觀年間胡漢將領的虛影若隱若現:契苾何力的突厥狼頭旗、李靖的漢家帥旗、阿史那社爾的粟特翼獅紋,共同組成“胡漢合流”的戰陣。
“列位貞觀英魂,今日正是護佑盛唐之時!”郭子儀的橫刀劈向邪陣,刀風所過之處,昭陵石馬的眼睛突然亮起,地火脈的熱流順著神道湧入華清宮,“看看你們用鮮血鑄就的盛世,容不得‘純血’狂徒玷汙!”
少林武僧的梵唱同時響起,《洗髓經》的聲波震碎驪山地宮的毒霧,顯露出石壁上唐太宗的《誡皇屬詔》:“胡漢之民,皆朕赤子,不分彼此,共守家國。”
五、長安燈海:百姓的共生之盾
子夜時分,長安朱雀街突然亮起萬盞燈火。胡商的琉璃燈擺成翼獅形狀,漢民的孔明燈組成麒麟輪廓,波斯聖火燈環繞著“胡漢同光”的雙文旗幡,千萬光點匯聚成光河,順著地火脈流向華清宮。夜羅伽看見人群中,娜紮帶著粟特少女點燃松針圖騰,漢族少年舉著寫有“共飲共戰”的木牌,這些曾在河陰渡口、玄武門、碎葉城出現的面孔,此刻在長安的寒夜裡連成最堅固的防線。
“太初九劍·萬邦歸一!”徐驚鴻的劍陣與夜羅伽的共生之劍遙相呼應,劍穗劃出的太極圖與長安燈海共鳴,竟在華清宮上空顯化出盛唐版圖——從遼東的漢家城池到西域的胡商城邦,每處都亮著象徵共生的光點。
血月教長老驚恐地看著祭壇崩塌,安祿山的“純血之龍”虛影在光河中消散,露出地火中樞的雙生金鑰。夜羅伽與徐驚鴻同時將劍插入金鑰,星芒印記與麒麟紋交相輝映,整個關中地脈發出震耳欲聾的共鳴,將狼毒邪陣徹底淨化。
六、晨光中的盛唐:共生之劍的終章
黎明的陽光穿透驪山雲霧,九龍湯的池水重新清澈,倒映著胡漢百姓共同修復的雙生圖騰。夜羅伽的共生之劍上,新鐫刻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微縮圖景與劍穗上的胡商駝鈴、漢家箭羽交相輝映,劍柄處還嵌著郭子儀從昭陵帶來的貞觀年間胡漢混血將領的甲片。
“這把劍,屬於每個守護盛唐的人。”她對圍攏的軍民說,聲音混著溫泉的熱氣與長安的晨鐘,“當胡商的駝鈴與漢家的羌笛共奏,當回紇的騎兵與唐軍的陌刀同輝,就是盛唐劍歌最激昂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