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的旌旗在會盟臺上空獵獵作響,旗下站著各路諸侯麾下文武,劉關張三兄弟赫然在列。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袁紹的嗓音裹挾著冀州特有的沙塵氣,在會盟臺上炸開。

霎那間,鼓聲大作,號角嗚鳴。

一陣微風吹過,袁紹拔劍指天,劍鋒上的鴿血寶石折射出妖異紅光。

“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

“吾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

“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宣誓罷,底下二十餘萬大軍無一不涕泗橫流。

十八路諸侯同時割破掌心,鮮血滴入青銅夔紋鼎中,混著豫州特產的黍米酒,在正午陽光下沸騰如熔岩。

待到推選盟主時,曹操細長的眼睛眯成縫: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可為盟主!”

話音未落,袁術的佩劍已出鞘三寸。

陳遠注意到這位後將軍的錦袍下襬沾著胭脂,與公孫瓚馬鞭上的如出一轍。

“諸公皆是大才,紹恐難掌大局。”

袁紹推辭時,指尖在案几上敲出暗號。

身後的謀士許攸,正用冀州特產的紫毫筆在竹簡上勾畫,那是份早已擬好的軍功分配表。

當袁紹終於“勉為其難”接過盟主印信,會盟臺下爆發出震天歡呼。

鐘鼓齊鳴間,各路諸侯已扶著袁紹升帳而坐,兩邊依爵位年齡分列而坐。

“今日既立盟主,當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江東猛虎仗劍而起,環視四周,聲如洪鐘。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身後的謀士立刻執筆,在功勞簿上寫寫畫畫。

“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皆起身抱拳曰:“惟命是聽!”

“命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袁紹的聲音裹挾著權謀的寒意,再度在中軍大帳。

陳遠看見袁術的佩劍又出鞘三寸,劍鋒上的東珠折射出怨毒的光。

“更需一人為先鋒,直撲汜水關,其餘人緊隨其後,依次而行,以為接應!”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北平太守公孫瓚二人應聲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