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告身(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郎君,不,趙都將,這是你的告身。”
聽到王鐸介紹自己的時候,趙懷安難免多看了兩眼,只覺得有眼緣。
但更多的,他還是看向了那圓袍武人遞過來的四尺大小,厚如錢幣的麻紙。
這個就是朝廷的告身?
喜不自禁的趙懷安接過那團麻紙,展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寫了一段字:
“維乾符元年,歲次甲午,十二月甲午朔,十日癸卯。皇帝若曰:於戲!夫旌賢表善,盛朝之令範;酬勳獎績,明主之隆規。諮爾趙懷安,世傳忠義,家積仁風。性稟剛方,材兼勇毅。當此四方多事,南詔紛擾之際,爾能奮身而起,糾集義旅,保境安民,屢建殊勳。每臨戰陣,奮勇無前,其志可嘉,其行可尚。今特授爾為土團校尉,賜號“保義都”。望爾益加勤勉,統御有方,撫麾下之眾如臂使指,御賊寇之擾保境寧民。克展長才,以副朕望。可土團校尉,主者施行。”
然後下面是各中書、門下、吏部、各經辦人的姓名,在當中,趙懷安清晰的看到了川西節度使牛叢和先鋒遊奕使宋建的姓名。
黃麻告身上的字,趙懷安大部分都認識,即便不認識的,也和後世的簡化字差不多,稍微琢磨也能看懂。
所以當他看到這封告身上竟然還有皇帝若曰,一激動,忍不住問那圓袍武人:
“哈,這是聖上特賜嗎?”
這下子圓袍武人和王鐸都忍不住大笑,不過他們兩人的家門也是寒微,第一次拿告身的時候也是這樣受寵若驚,所以也大哥不笑二哥。
他們告訴趙懷安,這種告身上的話都是統一格式的,只是表明這份告身是朝廷允許的,這裡面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節度使牛叢的花押印,有了這個,這告身才有用。
聽了這話,趙懷安就明白了,合著這告身就是個標準模版,就換了個他的名字。
趙懷安看這圓袍武人壯碩,抱拳:
“不知這位大兄如何稱呼?”
這圓袍武人笑吟吟的,抱拳介紹:
“某家川西牙外軍虞候判官任從海。”
趙懷安也不是白丁了,這段時間也對軍中的各品軍將都有了解,知道虞候是軍中管軍紀的,和後世軍法官一樣,位高權重。
雖然虞候判官只是虞候下面做事的,但也不容小覷,於是趙懷安拱手稱讚:
“任虞候有為了。”
任從海聽了這話,忙笑道:
“可不敢稱虞候,就叫咱任大吧,真說有為的,還是趙大你啊,你可是宋使君特進給節度使的,就這份告身,不知道多少人眼紅呢。”
趙懷安聽了這話,心裡一動,嘴上依舊捧道:
“任虞候有為,做那虞候不是遲早的嗎?這樣,任君,王君,你我一見如故,不如且一起吃酒,咱們好好聯絡聯絡。”
花花轎子人人抬,任從海聽得高興,也有心要和宋使君的紅人搞搞關係,所以欣然同意,但邊上的王鐸卻搖頭,說還是把軍械、輜重都清點好,再說吧。
任從海撇撇嘴,不再說話,而趙懷安也自無不可,看著那邊王鐸清點輜重,暗道:
“這位王君是個做事認真的。”
……
在王鐸和趙六那邊點算輜重時,任從海正和趙懷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