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再忙,黃家媳婦都不下地,地多忙不過來就顧工,等農閑了,兄弟幾個也有手藝,出去做活賺點錢,家裡媳婦隻管看家帶孩子。

不像王家,娶了媳婦當牛用,大嫂專門做飯在家做家務,她和老二家媳婦進門就下地,懷孕了挺著肚子也不能閑著。

生了三丫頭,她在家裡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婆婆進進出出給她臉色看,嫌棄是個女娃,一直到生了栓子才好過點!

王三嫂扯著三丫頭胳膊就進了屋,屋裡,王老三正和兒子栓子歪被窩裡躺著。

兒子穿個夾襖整個身子都快露在被子外麵了,王老三隻顧自己,連兒子也不管。

王三嫂看了更是一肚子火氣:“王老三,你看看你,連兒子都不顧了,要是摔下來,摔出個好歹,看你老了誰給你摔火盆。”

王老三隻覺得這個女人刮躁,不耐煩地翻個身繼續睡,冬想睡個覺家裡都不安生,那像隔壁黃家幾個媳婦,進進出出都是笑臉相迎。

隔壁的黃家,不但幾個媳婦喜笑顏開,家裡的漢子孩子都是開心地合不攏嘴。

今,可能是因為夜裡更多的魚被吸引過來,雖然砸開的河麵還是結了一層冰層,但是並不影響它們對氧氣的渴望,冰麵一砸開,許多魚就紛紛躍出水麵。

黃老三用木板給黃豆拖到大堤,放下黃豆,他就把已經裝滿魚的桶放在木板上,急忙往家裡拖。

木板不是很寬,但是用繩子係起來,剛好可以並排放六隻木桶,這樣就比一趟隻能拎兩隻木桶效率高很多了。

家裡沒有那麼多木桶,就拿了平時背東西的竹簍裝,反正來回不耽誤,一時半會魚離了水也死不掉。

沒到中午,雪了一點,黃老大兄弟三人帶著黃德磊從鎮上已經賣完魚回來。

今四人帶魚進鎮子,比預料的更好,直接就被鎮上兩家大酒樓給包圓了。

原本先到的一家還想殺殺價,全部包圓,剛開始談價格,另一家就到了。結果,價格沒談下來,還漲了,為了魚賣給誰家,兩家酒店採買差點打起來。

後來還是黃德磊讓兩家平分,又允諾下午再送一批來給兩家分,才算勉強接受。

這兩家南山鎮最大的酒樓一直就是競爭對手,黃家兄弟,誰也不好得罪,隻能盡量圓合。

黃老大四人回來,直接也不回家,到了堤壩上就下去幫忙。

因為人多,幹脆隔了十幾米開外又砸了一個冰洞出來。

中午,爺幾個忙的都不願意回家吃飯,還是黃豆對回家送魚的二伯,中午實在捨不得回來吃飯就讓大家輪換著吃飯。

反正要往家裡送魚,還要去鎮上送魚,不吃飯怎麼行。

吃完飯,黃老大和黃老四又跑了一趟鎮上,這次,他們沒用獨輪車,而是把家裡的門板卸了下來,大家直接把魚送到大路,一路兄弟兩輪流拖去了鎮上。

別,不但速度快,而且比早上送的還多。

晚上全家歇下來吃晚飯的時候,黃豆忍不住建議,不能一直捕撈,這樣不但大家身體受不了,魚也賣不上價格。

最關鍵的是,他們是佔了地勢的便利,還沒被人發現,一旦發現,肯定大家都要來破冰撈魚。到時候,魚價掉還沒什麼,有人不注意安全,太心急掉進渠道河裡就是要命的事情。

黃老漢沉吟一會點頭拍板,明早上再送一趟魚給兩家酒樓,大家就在家好好休息兩。

第三再去捕魚,等第四逢集再去賣魚。如果酒店要魚,也隻能和他們,以後逢集才能送魚過去。

吃了晚飯,黃老漢又單獨囑咐四個成年的兒子,讓他們每等黑前,趁大家都不出來的時候去破冰的地方再砸一遍。

有魚跳出來就撿回來,等到水麵結了薄冰,沒有魚跳了再回來。這樣,等幾去撈魚不用再費勁砸一遍冰了。

黃家四兄弟聽了,連連點頭,即使老爺子不吩咐,他們也會這樣做的。

這個冬,黃家全家都是在撈魚賣魚休息中度過。

一直到臨近春節前一,黃老大在鎮上賣魚,碰見了村裡去鎮上辦年貨的王家兄弟,大家才知道黃家在渠道河裡撈魚。

村裡人紛紛出動,渠道河被砸的七窟窿八眼。南山鎮上過完年,初五剛開集,就有十幾家賣魚的攤位,魚價一掉再掉。

而黃家,過了年就已經不撈魚了,畢竟魚價掉了,而且河麵被砸的到處是窟窿,已經沒有多少魚可撈了。

不過,每年冬,砸冰窟窿撈魚賣,讓靠近渠道河的村子都發了一筆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