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活動

宋慶歡離團扇diy活動點最近,但她是最後一個到的。

徐玉文和徐玉辭因為被她們操心的老父親擔心傷到手一大早就被哄來畫畫,蔣知鶴則是因為有蛀牙被家裡叮囑不許吃糖不得不遠離糖畫。

團扇diy有兩種,一種是已經印好圖畫只需要填色的團扇和完全空白的團扇。

只有宋慶歡選擇填色,另外三人都打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繪畫水平。

徐立新以前聽說達·芬奇學畫畫是從畫雞蛋開始的,他學木雕不會也是雕一個東西雕上無數遍吧?

直到老師說讓他選一個自己想雕的東西,徐立新才放下心來。

“我以前看過人家挖勺子的影片,那我這種新手能做嗎?要是能的話,我就給我家裡每個人都做一把,兩天做四把應該能做出來吧?”

讓徐立新意外的是,老師直接拿出了幾種型號的模板讓他挑選。

原來第一次體驗木雕選擇勺子的人不少,以至於店裡都準備了大小不同的木料和對應的模板。模板是亞克力的,還能反複使用。

工具都準備好了,徐立新跟著老師開始動手。

木料用的是椴木,是較為柔軟好雕刻的木料。

考慮到椴木相對而言比較軟,把勺子柄設計成比較粗的,省得不小心折斷了。

安全第一,徐立新在老師的再三強調下老老實實戴上了防割手套。

他一開始怕戴著手套不靈活,但是老師給他看了自己手上的疤後什麼念頭都沒了。

首先在畫出形狀的木頭上挖勺子的內部,一開始的時候比較費勁,感覺木頭表層有一層膜一樣。

挖開後稍微輕鬆了一點點,但是往深了挖要不停地調整刀的方向,沒一會兒手腕和肩膀就酸了起來,手心和手指也明顯升溫。

“還好戴了手套,不然我手上得起繭子。”

老師低頭笑了一聲:“還是會起繭子的,估計你手得疼好幾天。”

徐立新看了眼自己的雙手:“希望不耽誤做飯吧。”

挖出勺型很廢功夫,但這只是除去畫出形狀後的第一步,後面還有鋸型、修細節、打磨、上油,一步一步來,每一步都急不得,既考驗細心又考驗耐心。

徐立新作為新手,一上午都未必能做好一把勺子。

另一個既考驗細心又考驗耐心的是糖畫。

李林珂小時候看賣糖畫的師傅畫起糖畫來行雲流水,雖然知道是熟能生巧,但是怎麼也想不到這麼難。

僅僅是把握溫度就不容易。

準備工作師傅在李林珂到之前就做好了,他是從熬糖漿開始學的。

李林珂輕輕攪拌著,直到糖漿沸騰冒出氣泡,變成金黃色。

師傅說這個時候就要關火。

糖漿會凝固,所以在畫的時候要一氣呵成,否則容易出現一幅圖中前面畫的凝固了而後面的還沒開始的問題。

李林珂提起勺子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發抖,勺子裡倒出來的糖漿慘不忍睹。

他控制不了線條。

師傅說這個只能多練,和李林珂說了些心得後讓他自己去練手。

李林珂聞著糖漿的香味,忍不住想起蔣知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