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肺 “能不能再看一遍?”(第2/4頁)
章節報錯
“好吃嗎?”鄭津笑眯眯地看著妻子。
“好吃。”蔣大娘子笑得比小豬包還甜。
正在這時,魏璋拿出拍立得,對著鄭津夫婦說:“看這裡,一,二,三!茄子!”
鄭津夫婦完全不明白怎麼回事,看著魏璋手裡的粉色拍立得滿眼新奇,更奇怪的是,粉色盒子下面吐出一張照片,直到照片近在眼前才發現,拍的是自己?!
這是……什麼仙人法器,自己怎麼就到照片上了呢?
鄭津夫婦兩人翻來覆去地看,根本捨不得放開。
魏璋收走空飯盒才說:“要不要休息一下?或者四處轉轉?後面有個小花園,花花草草不少。”
鄭津看著自家娘子:“去轉轉?”
蔣大娘子卻說:“還是學如何診病吧,那些病人實在可憐。”能見識飛來醫館這樣的地方,吃到這樣美味的食物,再好不過了。
接著,胡醫生、魏璋和鄭院使三人,攤開帶著編號的書信,對照著鄭院使的問題草稿,開始逐一解釋。
首先是鄭院使作為中醫,對人體的解剖有基本瞭解,但對肺組織的微細結構一無所知。
胡醫生拿出放大鏡向鄭院使解釋,不斷放大到單個肺泡結構,來解釋微粒只進不出的原因。
其次,鄭院使對呼吸迴圈的全過程只有中醫的理解,胡醫生從呼吸系統基本結構和原理,解釋了經鼻呼吸,鼻毛的第一層過濾功能開始,整個呼吸過程。
兩項解釋清楚後,鄭院使對塵肺的發病原理、經過和愈後就有了直觀且明確的瞭解。
在此基礎上,胡醫生再講解塵肺病的預防和早期治療,就容易得多。
鄭院使邊聽邊記錄,對胡醫生充滿尊敬又敬佩,也有困惑,看起來最多二十五六,醫理知識豐富得讓人慚愧。
全都解釋完畢,胡醫生問:“所以,戴厚實布巾矇住口鼻,濕式雕刻,輪班制等是預防的重點。預防措施最便宜也最有效,真到最後,我們也沒辦法。”
“一定要告訴他們,戴布巾確實悶,但那是為了活命。”
“明白,”鄭院使如釋重負,拿著紙頁沙沙地寫,“某現在就起草回信,爭取能趕上明日出發的郵差,這樣,五日後就能送達林州府的醫館。”
這一寫就是不短的時間,傍晚時分,鄭津總算寫完,忽然想到一樁事情:“胡醫生,如果像您所說,開礦、採洗等等行業都有,是否也該把書信給其他州府發一份?”
“當然。”胡醫生對鄭津也很佩服,一眼就能知道是位腳踏實地的好醫生,也許受眼界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侷限,但對病人的事一絲不茍。
鄭津揉著酸脹的手腕和手指,這麼厚的書信至少要抄十二份,這得抄到什麼時候去?
胡醫生看著面露難色的鄭津:“鄭院使,您準備發多少份?”
“十二份。”
胡醫生拿起厚厚的書信,說了句稍等,就離開了多媒體會議室。
魏璋拉開窗簾,收起投幕,晚霞從玻璃窗透進來,把鄭津夫婦倆渲染成緋色,順便介紹:“從這裡可以俯瞰飛來醫館的其他地方,瞧一眼?”
鄭津立刻拉著妻子走到大玻璃窗前,看著樓下大片大片的樹木花草,以及形狀各異的建築物,根本移不開雙眼,飛來醫館怎麼能如此美麗?
等他倆看夠了回頭,發現胡醫生捧著厚厚一撂紙頁走進來,用五顏六色的“條杆”把書頁裝好,一刻鐘後,十五份“塵肺病”防治方案就已經裝訂完畢。
紅黃藍綠白的各色抽頁條,配上完全透明的書皮,那樣即使翻上許多遍也不會卷殘破損。
鄭津不可思議地撫摸著書皮,拿起來翻看一頁又一頁,整個人都夢幻了,這飛來醫館其實是神仙聚集之地吧?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法器才能做的事物?
“多謝,”鄭津和妻子深深一揖,是啊,三十年未曾出遊,飛來醫館一日遊勝卻無數,只覺得此生能見識過這些也算無憾了,“今日所學甚多,感激不盡。”
“胡圖圖”咧嘴一笑特別卡通:“客氣。”平白賺了一整天出診,還沒有麻煩的病人,可太舒服了。
鄭津走出兩三步,又折回來:“下官才疏學淺,還有許多疑難雜症,不知明日能否再來請教?”
“來呀,歡迎,如果病人比較近,可以直接來。”胡圖圖立刻邀請,十天期限已經過了兩天,如果這次任務完不成就會停電。
這麼大醫院停電……後果不堪設想。
“感激不盡!”鄭津激動得熱淚盈眶,和妻子一起捧著厚厚的影印件,走出會議室卻根本不知道該往哪兒走,這裡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