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 “邵院長,停水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陸淳在禮部打拼這幾年,把所有的稜角都磨平了,當初意氣奮發的狀元郎勞碌成為生計奔忙的芝麻官,每日在黨爭的旋渦裡艱難生存,幸好還有寧溫書這樣的孤臣,日常對事不對人。
這也是陸淳主動要求留下來照顧寧溫書的原因,現在更是唯命是從。
寧侍郎都對此不置一詞,他有什麼置喙的餘地?
就在剛才,內分泌科醫生查房後,通知寧溫書明天早晨開始要多多走動,也是十三皇子傳的話。
沒多久,金老再次進門,拿了一張極長的紙頁,是寧溫書和寧家家僕的藥費診費詳單,條目清晰,摺合成米麵糧油這些,就寧溫書來看真的不貴。
“有勞,”寧溫書雙手接過清單,小心翼翼疊好,忽然想到一件事,“金老,那些受傷的龍衛和神衛們的藥費診費……”
金老淺淺笑:“十三皇子會支付。”
寧溫書哦了一聲,又下意識地問:“聽說龍衛和方沙城遊民的傷都很重,想來藥費診費都會貴上不少吧?”
金老點頭:“是。”大概是寧家帳單的十幾倍。
寧溫書還想繼續問,但又覺得打探皇子訊息本身就是逾距的事,脫口而出另一個問題:“不知某何時可以回方沙城?”
金老回答得特別幹脆:“等通知。”
時間到了晚上十點,能治的病人都治了,算算人數肯定夠了,就看他們恢複的情況如何,這個飛來醫館系統能不能給個明確的標準?
從晚上八點到十點,邵院長手裡的對講機一直響,屬於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事情,但努努力還都能完成,但惟一讓人著急的是,儲水中心的水快沒了。
其實,食堂也好,新闢的儲水中心也好,或者中心大藥房等等部門,因為有之前積攢的經驗,從醫院穿越的這一刻,就已經開始有計劃和針對性地節約使用。
因為醫保改革的關系,現在就算是外科手術病人,也就是入院檢查一天、開刀一天和再觀察一天,順利的話,“三天”時間就能完成病區裡的病人周轉過程。
這些日子,麻醉科的手術也沒少做,所以,除了部分慢性病人,外科各科室除了部分化療病人,其他都是等待康複的病人。
醫生護士,病人和家屬,誰都不希望發生“穿越”這種事情,但真的發生以後,因為思想工作做得好,再加上保安和志願者們的全力配合,病人和家屬都非常配合。
不管是垃圾分類並減少垃圾生成、還是節水節電,在全院範圍內的推進都還算順利。
儲水中心的存水告急,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屬於能做的能做了、仍然無法避免。
邵院長想起鄭院長當初口述時說的,醫院無論哪個角落都彌漫著衛生間濃烈的氣味,聽著就已經渾身不適了,親身經歷只會難受加倍。
可是眼前能做的都做了,除了等,也實在沒其他辦法。
邵院長毫無睡意,去儲水中心也是幹等,實在憋得慌,索性去了外科樓的天臺看星星,雖然方沙城沙塵多,但沙塵暴停止以後,天空越來越幹淨,夜晚就能看到平日少見的璀璨繁星。
但今晚一顆星都沒有,不由想到醫院人才說的“三天內必然下雨”,看著大片大片的烏雲連綿不絕,把月光遮得嚴嚴實實,低得似乎觸手可及。
邵院長稍稍放心,畢竟要下雨的訊息應該已經傳到國都城,如果能應驗,對醫院有利無害。幸虧院內人才多,不然……
天臺的風很大,風似乎從四面八方刮來,邵院長被吹得睜不開眼睛,就離開了天臺,重新回到辦公室坐著,然後對講機又響了:“邵院長,停水了。”
“嗯,知道了。”邵院長的心頭一涼,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好歹提前做了這麼多準備,怎麼還會落得一樣的下場?唉……
……
國都城最高處
天文蔔筮官巫汾站在滿是幡旗的高臺上,望著陰沉得像要砸到地上的烏雲,看著被狂風吹得獵獵作響的幡旗,知道很快就會下雨,心情格外複雜,惟獨沒有喜悅。
一旦下雨,禮部準備了將近三個月的燎祭就會停下,那麼多人終是白忙。
這其實無所謂,關鍵是這場燎祭本是利益交換,六部都牽扯其中,暗裡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那些口頭的承諾、貴重祭品的貪沒等等,都無法實現。
到時候,朝堂之上那樣忙活卻毫無收益,六部官員還不知道會吵成什麼樣?
這些都不遠不近的,最可怕的是,雨水那日,巫汾對秦王和晉王殿下說“近來無雨”,這場未能佔蔔到的大雨,就會成為巫汾失職無能的證據。
巫汾很慶幸自己今日沒資格去朝會,不然,現在肯定還和官員們一起跪在長信宮內。
轟隆隆的悶雷聲在遠處響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近地響起,緊接著就是特別駭人的閃電,一次又一次劃破漆黑的夜。
又一聲驚雷以後,豆大的雨點傾瀉而下,眨眼間就將幹了許久的地面都浸濕了。
巫汾躲閃不及,淋得半濕,慌張地跑回屋子裡,心裡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見到明日的太陽?或者雨水?
長信宮內跪了滿地的官員們,望著忽然降下的大雨,起身吧,晉王沒有命令;不起吧,這麼冷的天淋這麼一場大雨,十有八九要染上風寒,風寒可是要人命的!
春禧殿內靜悄悄,無人出來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