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病?真病? “醫師,是疫病麼?”……

一刻鐘後, 檢驗科外圍的等候區,坐著消化內科、面板科醫生和邵院長。

檢驗科的視窗裡,檢驗士喬雅和同事們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出診帶回的兩大盒血樣,還有大早趕到方沙城求醫的平民百姓。

恍忽間, 檢驗科又回到了穿越前的繁忙日常, 不停叫號抽血和取樣化驗。

醫院沒網的時候,喬雅已經習慣醫生們伸長脖子等報告的樣子, 然而, 今天還要面對等報告的邵院長, 還是壓力山大。

四十五分鐘後, 報告終於有了結果,消化內科和面板科醫生們飛快地看完報告後若有所思。

候在一旁的妙音趕緊過去行禮, 特別恭敬地問:“醫師, 是疫病麼?”

兩位醫生互看一眼, 拿起手機搖人。

一刻鐘後,多媒體會議室的大門開啟, 中醫科秦主任、面板科醫生、消化內科醫生、檢驗科錢主任……一群人魚貫而入, 跟在最後的是妙音、大長公主和魏璋。

會議室裡坐得滿滿當當,邵院長旁聽。

投影上是檢驗各項的綜合分析, 各科醫生的意見,以及中醫科秦主任與鄭院使的語音聊天詳情,最終認定, 國都城八十四人的大宅子並未發生時疫。

發熱的三人也只是感染風寒。

妙音和大長公主聽完結論,著實長舒一口氣,卻在瞬間感覺到氣氛不對,醫師們的神色都不像沒事的樣子。

魏璋拿出手機發出影片聊天邀請, 於是,景祐帝在國都城也能參加這次會議。

景祐帝一出現,立刻向醫生們點頭致意:“感謝飛來醫館深夜出診,禮物已經出城門,夜暮時分就能送達。”

邵院長點頭示意:“陛下,客氣。”

醫生們有些驚訝才幾天不見,眼眸深沉、氣宇軒昂的景祐帝似乎與趙鴻完全剝離,與在醫院睡門診大廳時判若兩人。

景祐帝臉上隱約有些喜色:“不是時疫就再好不過,孤不明白,為何那麼多人都會抓撓雙臂?”

正在這時,心理門診的莫然醫生站起來:“陛下,如果一個群體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或處於可怕又極端的環境,可能出現群體癔病。”

“群體癔病?”景祐帝困惑地側轉臉龐,看向鄭院使。

莫然繼續解釋:

“比如,這麼多人裡,有人因為高熱出紅疹可以暫時離開那個環境,不再擔驚受怕,其他人就非常有可能模仿這種情形,讓自己有更多機會離開。”

“這就是群體癔症産生的基礎,這座大宅的人突發也並不是偶然,據我們瞭解,這家人在前幾日被憤怒百姓砸門投擲汙物入內……”

“昨日還有各種咒罵,他們熟知律令,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心理防線就崩潰了……”

“陛下,這些是我們的結論。”莫然說完就坐下了。

在現代社會的實際病例中,群體癔病多發於青少年,沒想到大鄲可以全年齡段發作。

景祐帝與鄭院使說了些悄悄話,又看向莫然:“所以,他們裝病?”

“可以這麼說。”莫然點頭。

景祐帝微一點頭:“瞭解。”

消化內科廖醫生卻站起來補充:“陛下,是這樣,我們綜合分析了所有大鄲病人的檢驗資料,發現得寄生蟲的病人非常非常多。”

“寄生蟲?”景祐帝有些困惑。

“是的,陛下請看。”廖醫生放了一部寄生蟲病的科教宣傳片,時長三十分鐘,詳細講述了寄生蟲的傳播途徑、中間宿主、對人體的危害和預防方法。

“感染了寄生蟲病的人,有少數會起皮疹伴隨瘙癢,所以那座大宅的人並非都是裝病,只是高度緊繃的神經會讓瘙癢更嚴重,他們也會抓得更厲害。”

“原來如此。”景祐帝點頭。

廖醫生繼續:“陛下,根據鄭院使所說,國都城甚至整個大鄲都吃一種叫魚膾的食物生魚片),雖然會配八種調味甚至十八種調味料,但這種吃法非常容易染上寄生蟲病。”

“生活在大宅裡的人,幾乎人人吃魚膾,國都城的私宴、官宴甚至宮宴都有這道菜,甚至還有一種叫骨泳快刀片活魚只剩骨架,魚還活著可以在水中游)的菜,同樣會染上寄生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