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5/6頁)
章節報錯
隨之時間推移,林間伏兵不斷殺出,南門口楚軍越聚越多,絞候偃扏自知大勢去,無畏拼殺只是徒增傷亡而已。
日暮時分,兩軍稍退歇戰,山谷迴歸寧靜,絞候偃扏收韁歇馬置身陣前,雙目緊盯著城前楚軍,忽而一陣涼風襲來沁人心脾。
絞候偃扏闔然閉目昂首望天,一行熱淚滑過面龐,繼而一聲嘆息催馬向前。
餘皆將士欲待隨行,絞候偃執揮手令止,竟而獨騎往前行向楚軍。
待之行近楚軍百步之遙,絞候偃扏停行下馬,取劍在手行於馬身之前,進而拄劍於地,泣聲喊道:“絞室請降!”
山野一片寂靜,莫熬屈暇於林間現出身行,縱馬行至絞候偃扏身前,謂其言道:“小小絞城,豈能阻我縱馬漢東,服否?”
絞候偃扏跪地取劍託舉過頂,俯首回道:“敗軍之將,不敢言他,謹望將軍善待絞邑百姓!”
說罷,熱淚脫眶墜落於地——絞邑大地。
莫熬屈暇面無表情翻身下馬,行將上前取其手中長劍,繼而轉身面向楚軍將士,單臂擎劍鋒指長天,謂之大喝一聲,三軍聞聲隨之一陣怒吼。
絞城一役,楚軍大獲全勝,莫熬屈暇智勇雙全名聲大噪,楚候熊通予其加官進爵自不必說。
戰報傳遍九州,中原諸侯聞之無不暗自心驚,竟而奔走相告呼號伐楚。
宋魯聯軍而今駐紮於闞城,是為伐楚先驅,為之諸侯寄於厚望。
先前濟糧資軍者,杞、莒、鄭、燕等紛紛催促聯軍發兵,魯公姬允抵不過諸候催諫,遂前往龜蒙山會見宋公子馮,與之商議伐楚大業。
話說宋都乃在商丘,宋公子馮緣何身現龜蒙山?
適值秋收時節,宋公子馮遵循祖制,舉鐮收糧之前行祭天大典,於龜蒙山主峰觀日峰道觀行禮。
禮成之後,宋公子馮依靠例駐觀齋戒三日,得逢魯公姬允前來相訪,遂於峰頂觀日亭置案相待。
清風徐來雲海翻湧,旭日東昇紅霞滿天,二公對坐茶亭,猶如仙界老翁閒適臨凡。
飲罷一盞,魯公姬允謂其言道:“楚人續侵中原,漢東絞地盡落敵手,周室將傾,九洲岌岌可危,諸侯謹盼闞城聯軍前往退敵,不知宋公之意如何?”
宋公子馮置杯於案,昂首仰面一陣大笑,繼而回道:“楚蠻之禍,寡人早已告誡天下,奈何天下不予重視,寡人後又費盡心思聯軍籌糧,欲往南疆御楚衛護天下,不料盟邦中途退卻,獨餘宋魯兩軍駐留闞城,諸侯異志寒透寡人之心!”
說罷,宋公子馮傾身向前,撫案儉顏續言道:“天下非你我之天下,蠻楚亦非你我可敵,諸候聯軍不至,行軍糧草不達,闞城大軍斷難調動起兵漢東!”
魯公姬允吱唔遲凝片刻,本待出言再勸,但見宋子馮態度堅決,不好強求,是以轉言道:“公即有所請,寡人自當全力遊說諸候,謀求天下共起抗楚!”
聞得此言,宋公子馮神情稍緩,取杯相敬再不言語。
見得此狀,魯公姬允自知留此無益,座不多久便起身告辭,宋公子馮則以祭祀為由,未往相送任其離去。
初冬十月,農事完備,魯公姬允檄請宋、鄭、衛、陳、蔡、杞、莒、曹、徐等十數諸侯齊聚虛邑,欲求諸邦盟而聯軍伐楚。
虛邑城令府,十數諸侯君主分開兩列對案落座,魯公姬允身為東道主,獨居中案主座。
酒過三巡,眾人微酣興高之時,魯公姬允提樽倡言道:“諸君齊聚於鄙邑,恰如周室盛世之時,寡人不勝榮幸!奈何楚室臨戰中原,戰火將起,社稷危傾,惟願同心協力,共御蠻楚,護我大周江山!”
說罷,魯公姬允推樽躬身致敬諸侯。
眾人見狀亦復起身,舉樽相迎回敬之。
共飲一樽之後,諸侯群情激昂,陳工陳林當先言道:“先君驟薨,臣民惶然,不得以暫緩伐楚,今邦中安定,前者所許一萬聯軍,刻日開赴闞城備戰!”
待其言罷,蔡候姬封人隨後言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蔡室聯軍亦將會師闞城,供君調遣!”
餘之諸侯亦是復言,資兵出糧以應伐楚大業。至最後,一眾諸侯起身齊日:“伐楚衛周!”
唯有宋公子馮獨座一隅,閉目抱臂垂首默言,魯公姬允瞥見此景,當即呼眾止言,繼而面朝宋公拱手一禮,言道:“闞城聯軍宋室為大,敢請宋公就任盟主,主持南下伐楚之戰事!”
聞其此言,宋公子馮昂首一陣大笑,隨之行至堂中,峻目環視眾人,進而言道:“鄭公姬忽援兵漢東鏖戰蠻楚之際,諸侯持私為已隔岸觀火,以致鄭軍兵敗蒲騷,貳軫兩地易手楚人!寡人奉公聯軍伐楚,臨近發兵之際,陳蔡背盟置天下不顧,以致蠻楚趁虛而入,漢東絞地盡為楚人所佔!三地連成一片貫通漢東,楚軍利此通道進可攻退,可守,如今發兵伐楚實非明智之舉,諸侯願往送死,寡人阻攔不住,謹恕宋室不往奉陪!”
說罷,宋公子馮拂袖離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