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5/7頁)
章節報錯
時過月餘,宮內傳出惡耗,一代英主謝幕長辭,公子姬忽正於軍中公幹,聞訊躍馬而出,直往宮中趕去。
來至鄭公姬寐生寢殿,堂前業已跪伏不少臣工,哭聲成片。
餘皆朝臣陸續行至,公子姬忽踉蹌穿過眾人,行至踏前轟然跪地,泣日:“未能醫治父君之疾,兒臣無能!”
待其說罷,踏前侍臣託卷而出,展而頌日:“詔日,生死天定,人莫可違,寡人自知時日無多,而經閱世短短數十載,吾之功過行止,自有後人評判,寡人無需贅述,但求鄭室千秋萬代!適當彌留之際,今罹遺詔以鑑諸君,中原逐鹿,諸侯百家,人皆心起爭霸之意,鄭處中原腹地,何以存世?寡人遺策,番邦入侵,合力御外,內起紛爭,伐交併行化干戈,願眾戮力同心以護社稷!再有寡人逝後,著公子姬忽承襲君位,領鄭開創盛世,不負我望!”
聞得詔言,公子姬忽伏地三拜,託舉雙手迎詔。
侍臣跨前一步,傳遞詔書於其手中,繼而還退至原位,屈膝而跪,伏地拜日:“謹請新君主事!”
見之此情,群臣方才回過頭來,隨之伏地拜日:“先君英明,鄭室萬年,謹待新君詔命!”
待眾說罷,公子姬忽緩緩起身,轉身面朝眾臣,繼而單臂託舉詔書謂眾言道:“寡人德薄,繼先君厚望,祈眾臣盡心輔我,先君葬禮謹拜眾卿操辦,務要肅重莊嚴!”
聞言,眾臣再拜,回日:“吾等受命!”
說罷,眾臣自行退去,各行其事。
時過數日,鄭公訃告傳遍諸侯,一代梟雄就此謝幕,後人諡之莊公。
得知莊公死訓,諸侯悲愉各半,悲憫者莫過齊衛,夷愉者莫過周宋。
更有南疆楚室,得知莊公新亡,趁其政局不穩,瞬既發兵,一舉攻克蒲騷,盡得漢東之地。
數萬鄭軍潰敗還至新鄭,副將耿疇上陳新君姬忽,言日:“前線接獲先君訃告,三軍將士盡展悲憫之情,士氣萎靡不振,楚軍趁勢力發動突襲,我軍猝不及防兵敗蒲騷,盡失漢東之地,末將統軍無方,敢請君上治罪!”
鄭公姬忽少來領兵,深知軍政一體,蒲騷兵敗罪非在將,責將更措三軍銳氣,適時當以勸慰為上,是以謂其言道:“事已至此,責難於事無補,楚室志在中原,即得漢東,勢必大舉北上,著汝緊收潰兵,加緊操練,以備應楚中原大戰!”
聞言,副將耿疇叩首三拜,領命而退。
望其退去身影,鄭公姬忽輕聲自言道:“風雨將至也!”說罷一聲嘆息。
此後三日,鄭公姬忽自閉於書房,苦思應對之策,
自付以鄭一己之力對抗強楚,勝算幾無。
想及父君遺詔:“番邦入侵,合力御外!”聯軍拒敵不失為良策。
然今亂世,綱常淪喪,諸侯各懷鬼胎,聯軍做戰,敗多成少。
鄭公姬忽思前想後,除卻聯軍抗楚,別無他法與楚抗衡,關乎社稷安危,非心所願亦得違反心而行!
謀定大略,鄭公姬忽當即展卷篆寫抗楚盟書,書畢喚進侍臣,當面授下盟書,著其傳命大夫祭足,令其持書前往諸侯陳情請盟。
侍臣禮拜受命,接過盟書快步行出書房,召得兩侍童隨行。
事關重大,不敢耽擱片刻,三人急步行向宮外。
來至祭府,大夫祭足接獲傳訊,已於庭前跪候。
傳命侍臣持上前授其君命,大夫祭足接書授命。
送走傳命侍臣,大夫祭足即著書童收拾行囊,是日黃昏驅車行出新鄭,奉命前往各邦請盟。
一路東行,先衛後齊再入魯,歷時大半月,行將數十邦,諸侯皆言應盟出兵,但未回覆出兵之期,其意乃為觀而後行,鄭楚首戰,勝則助之,敗則推之!
大夫祭足從政數十載,此理豈能不懂,只要火未燒身,人皆漠然觀望。
最後一站來至宋地,大夫祭足本已不抱期望,待其表明來意,不料宋公子馮滿口應準,並表示即日便可領軍南下,聯鄭抗楚。
大夫祭足大喜,譽言道:“天下諸侯,唯公明君也!”
宋公子馮笑顏回道:“貴使謬讚矣!使孤助鄭,孤亦有所求,還請貴使相助!”
大夫祭足接言道:“敢請示下!”
宋公子馮拂袖斜坐續言道:“吾女雍姞,弱冠入鄭侍君,得子公子突,今其夫君亡故人,其子為其唯一依託,別無所願,謹求其子禪得君位,望卿扶助上位!”
聞得此言道大夫祭足驚詫失色,急問道:“公欲亂鄭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