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2/8頁)
章節報錯
魯公姬息深知,非戰之時而行授兵大典,無非是為彰顯邦國威風,本欲不去。
轉而想道,近年來鄭軍征戰四方,多勝少敗,諸如衛、宋、陳、蔡者,皆為其一敗再敗。
用兵之道,將謀兵勇各佔其半,良將可遇不可求,精兵則為後天錘鍊所得。
如可習得鄭室練兵之道,返邦用於魯軍,亦不失為大功一件,如是想道,魯公姬息慨然允諾前往觀禮。
五月甲辰,授兵大典正式開啟,魯公姬息觀禮臺上座,放眼望去甲士成林,戰車在前排列成行,步卒方陣列其後,弓兵居後掠陣,兩翼騎甲威風凜凜。
再觀將臺之上,鄭公姬寐生披甲按劍,白色披風隨風飄舞,一眾大小將領立於身後。
大夫穎考叔走上前去,面向三軍抽出長劍高舉過頂,眾甲士齊聲怒吼,聲如洪雷震天撼地,三聲過後歸於寂靜。
穎考叔回劍退下,鄭公姬生緩步是上前,沉聲言道:“先君桓公得封諸侯,歷經萬難立足洛東,又經武公開疆拓土,方有今日盛世,然周遭強鄰見我崛起,數起大軍侵我邦境,幸得諸君用命,擊退來犯之敵,方保境平民安。時值亂世,用兵之時多矣,孤令巧匠製得將車一乘,上置鄭室蝥弧,欲授先鋒職用!”
聞言,用眾卒又是一陣怒吼,三聲而過,鄭公姬寐生續言道:“先鋒者,國之利器,三軍之魂也,先鋒大將更需謀勇俱佳優於常人十倍!今三軍將校盡聚於此,議以勇武較量、膽識比拼、兵法推演三番比試,全輪勝出者,拜封先鋒將職,授先鋒戰車,除鄭室蝥弧!”
待其言罷,三軍又是一陣怒吼,隨之戰鼓聲響,號角長鳴,首輪勇武較量正式開始。
所謂勇武較量,即為武技考較,挑戰者需騎戰十名騎甲都尉,將其刺於馬下則勝,被其搠翻落馬則敗,勝者可進繼續挑戰膽識,敗者則失掉挑戰資格。
刀槍無眼,騎戰中皆以軍棍替代槍戟利刃,以免造成重大傷亡。
隨之穎考叔一聲令下,戰鼓驟停,號角沉聲長鳴,校場大軍開啟陣門,讓出較武場,其長九十九丈,寬三十三丈。
公孫子都身著白袍銀甲,策馬提槍奔入場中,隨即猛提韁繩立馬校場,三軍見此一陣叫好。
待其聲歇,公孫子都調轉馬頭,冷顏以對十騎,橫槍前指吼道:“末將不才,願與諸君一戰!”言罷,舞槍催馬奔將上前。
都尉騎隊亦不答話,展開三角陣型迎戰,武技最強者處陣首。
轉眼間,公孫子都殺至跟前,陣首都尉騎甲接敵相戰。
二人飛舞兵刃,只見棒影繚亂,舞起風沙一片,片刻間拆招二十餘手。
二人酣戰之時,後陣九騎則繞道向前,將公孫子都團團圍住,繼而一齊發難舉棍功下。
見此,眾人皆為其憂心,再觀陣中子都左拆右擋遊刃有餘,三軍見之一陣喝彩。
拆擋百餘手後,十騎力怯,子都尋個空檔,一槍搠翻陣首都尉。
所餘九騎久戰至此,已是力怯,主騎墜馬又生膽怯,瞬時陣法大亂。
公孫子都趁機左衝右突,又刺得五騎落馬。
餘得四騎都尉,見其勇猛如虎,且陣法被破,如此圍攻已無實效,遂賣個破綻各自散開。
休整片刻,四騎分做兩組,並馬攻向子都,期以車輪戰消耗其體力,而後四騎並下,尋機刺其落馬。
十輪次拼殺過後,再觀校長之上,公孫子都勇猛不減,反倒四騎已是力怯至無力提槍。
只見公孫子都立馬怒喝,縱馬向前以閃電之速刺出四槍,四騎躲閃不及被其刺落馬下。
見此,三軍齊聲高呼子都其名。大夫祭足出而宣告,此輪比試子都勝出。
隨後又有數十將領挑戰十騎,為十騎所敗者居多,至最後勝出者僅有穎考叔、原繁、洩駕、祝聃、瑕叔盈、公子姬忽六人。
首輪勇武較量歇罷,次輪膽識比拼即將展開。
所謂膽識較量,即為校場之上設一獵場,場中豎一圓木,上縛羊羔一隻,待應試者上場,即放猛虎一頭並餓狼五隻進入獵場,應試者需赤手空拳,從虎狼口中救出羊羔。
救出羊羔全身而退者獲勝,為猛獸所敗者,即為落敗,未救出羊羔者,亦為落敗。
為免應試者喪命獸口,獵場兩側各置十名神射手,如應試者遇險,即刻射殺猛獸。
將令一出,公孫子都又搶眾人之先,首個踏入獵場,倚其勇猛並迅捷身手,得以徒手驅退猛獸,順利救出羊羔,率先完成比試。
最後一位應時者乃是穎考叔,其身手可謂是老當益壯,然較之子都一般之後輩仍有不及,想要徒手驅退猛獸勝數不大。
只見其從容踏入獵場,面不改色置身旁猛獸如無物,緩步走向場中羊羔被縛處。